联合早报

社论:维持两岸和平现状挑战更大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4-05-22 07:45
社论:维持两岸和平现状挑战更大

自称务实台独工作者的民进党籍台湾赖清德,在5月20日正式就职。他在就职演说里继续推进鲜明的台湾身份认同论述,在重申前任蔡英文“两岸互不隶属”立场之际,更强调台湾的世界性,期待台湾是民主世界“最有价值球员”,遥相呼应美国在美中博弈所突出的“民主对专制”的主题。虽然赖清德表达希望维持台海和平现状的愿望,但各种内外条件的改变,都让这一挑战今后变得更为艰巨。

北京的反应不出意外地强硬,大陆国台办同日下午以发言人陈斌华的名义,发布新闻稿批评赖清德“大肆宣扬分裂谬论,煽动两岸对立对抗,妄图倚外谋独、以武谋独”。新华社更发布题为《玩火者必自焚》的评论,批判赖清德的就职演说“灌满分离主义邪念、野心、挑衅与算计的言论,就是一份赤裸裸的‘台独自白书’,充分暴露其不折不扣的‘台独工作者’、彻头彻尾的‘麻烦制造者’的真面目,让世人更看透其为权欲不惜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将台湾推向更危险境地的本性”。两岸敌对气氛显然无从改变。

从就职演说观察,赖清德的两岸政策会进一步取消论述上的模糊空间。他绝口不提1992年国民党和大陆政府达成的“九二共识”,以及台湾官方接受“一个中国”假设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并且正式称对岸为中国,强化“一边一国,互不隶属”的立场;同时推进民进党拥抱“中华民国”来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用“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和台湾”三名并立的方式,隐喻台湾新的政治身份认同。这必然引发在统一问题上,越来越显得没有耐心的北京的强烈不满和焦虑。

数十年来维持两岸和平稳定现状的各种内外条件,这些年来都已经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中国大陆不再满足于不统不独的现状,主动压缩模糊空间,开始把“九二共识”等同于“一中原则”,进而提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被台北视为企图把台湾“香港特区化”。大陆拒绝与执政八年的蔡英文政府会谈,并持续对台湾发起文攻武吓的同时,台湾民意也加剧逆转。2月22日发布的台湾民调显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率为2.4%,创1992年以来新低,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比率则为61.7%,且近四年都在六成以上。赖清德的两岸关系论述,因而不无民意基础。

外部环境同样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美中博弈、东西方阵营对立格局加剧的大背景下,台湾问题的国际化在所难免。对于中国崛起和北京强势外交作风的担忧,美欧等西方民意更加相信“中国威胁论”;这些国家的立法机构也都相继以准官方的形式,加强和台湾的关系。阻吓大陆武统台湾,成为西方对于维持台海和平现状的既定方针。日本、澳大利亚甚至个别北约国家如英国、加拿大等,都针对台海潜在冲突,加强在西太平洋的军事部署。

因此,台海和平现状的脆弱性日益突出,尤其在俄乌战争、以哈冲突、朝鲜核挑衅、南中国海主权争议等一系列不安定的国际环境里,发生牵一发动全身的联动军事冲突,可能性越来越不容低估。各方为阻吓事端所做的持续军事准备,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访华,在两岸课题上加强对华支持,把“台湾属于中国”的论述升级为“台湾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映更多国家有可能卷入两岸潜在冲突。

两岸和平现状的脆弱性,是当下国际形势恶化趋势的一面镜子。对比俄乌战争和以哈冲突,两岸若爆发军事对抗的国际冲击波,将是另一个量级的危机。因为美中的高科技战,已经升级为西方阵营对中国的全面封锁断链。台湾则在全球晶片产业链中,占据核心的地位,任何擦枪走火,就算没有演变为全面战争,也可能让全球经济陷入巨大动荡。因此,面对赖清德执政后,维持两岸和平的艰巨挑战,各方都必须更加谨言慎行。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