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郑春贵:新加坡总理交替的解读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4-05-21 07:45
郑春贵:新加坡总理交替的解读

新加坡少有领袖更换,完全未有政党轮替,在西方国家眼中,不能称为民主。这个说法极度扭曲了民主的广大意义,管中窥豹的狭义观点,叫人啼笑皆非。

国人于本月15日见证了建国以来的第三次总理交接,仪式既庄严又感人。新接任的黄循财总理演说诚意满溢,其献身为民为国服务之切,誓言群策群力的亲民之恳,让大家对于新加坡前景怀有更美好的憧憬,也增强了信心。

新加坡有很多在国际领域表现优异的创举,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航空交通、物流和海港结构、经济管理和科研成果等等。这些成就都少不了创新思维的应用和实践。

在众多创新中,我认为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加坡的政治生态。新加坡的民主制度,务实和利民利国,确保所有族群都有机会成为代议士,进入国会甚至进入内阁。但在外人眼中则被视为根本不民主。2021年,美国主持的世界民主峰会有110个国家受邀出席,新加坡被排除在外。新加坡建国近60年,目前才有第四位总理,而英国和澳洲在同时期里已经各有了14位首相和16位总理,美国也有了13位总统。

新加坡少有领袖更换,完全未有政党轮替,在西方国家眼中,不能称为民主。这个说法极度扭曲了民主的广大意义,管中窥豹的狭义观点,叫人啼笑皆非。

避免恶性权力斗争

在这一甲子岁月,新加坡总理交接仪式都顺利和谐地实行,每一任总理都延承前总理的建设,发扬光大,把国家的发展推上另外一个高峰。新加坡的渐进式进展,鲜明地对比了英国经济、国际政治声誉和影响力的节节败退,也优于为世界之最而死命挣扎的美国。这证明了固步自封的古式欧美政治民主,在现今社会的不足与缺乏普及性。

新加坡勇于在政治制度上创新立异,不沦为平庸,在物竞天择的残酷现实中,逃避了被人多、地大、物博的国家淹没和淘汰的恶劫。顺利移交权力,不但避免了恶性的权力斗争,还给予接任的人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向在任总理学习,在个人、国内外政治、民生课题等方面做准备。

新加坡的总理人选方式,迥然异于常见的政治擂台,少了杀气腾腾的相残相辱的比武论英雄气氛,也没有妖言惑众或使用扭曲事实的遮眼法来赢取自己的一票。反而是以伯乐识千里马的智慧,理性地由同侪选拔出类拔萃的雄骏良马为国效劳。这远胜一些国家在谣言谎话满天飞之下,混水摸鱼,滥竽充数般地找个值班人。2022年英国首相特拉斯在匆促下被拥上台,结果在位仅仅50天就被哄下台,如此搞笑的剧情,世人有目共睹。

新加坡政治生态的成功方程式里的另一个不可或缺要素,是不断引进新人,既引进政坛新秀,也没有完全放弃政治经验丰富的老将。最难能可贵和出乎外人意料的是老一辈的政治人物,虽然离开耆耄之年尚远,却愿意把机会让给年轻的一代。国人应赋予政治长辈至高的尊敬和待遇。我想新总理会感激他们,也会代表全体国人向他们致谢。

千里马贵于有超异的体能,而新加坡总理要具备的条件更多,须有汇集内阁众智慧的领导才能和魄力。所谓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群策之后,总理得睿智地抉而治之。有笑话说,骆驼之所以有两个驼峰,是因为主意多多,虽有商议但因没领袖判断和抉择而导致的。

好政策不等于全顺宠人民

父母官深入民间了解民情,懂得体恤民需和民意,自然会得人仰望和爱戴,选举得票也当源源不绝。但是政策不能变成顺宠人民的民粹之作,因为人的欲望如充满弹性的橡胶皮囊,在不断的打气之下,一涨再涨,有朝一刻会轰然爆裂。所以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之间的决定和平衡,是一门深奥的政治学问,谁能对平庸和能力良莠不齐的投机政客有信心呢?

新加坡建国后的绝大多数议员,都是被党领袖从芸芸众生中选出来的各行各业佼佼者,或有行政经验,或有领导能力,或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等等,志在建立一个贤能政府,治国也改善国民福祉。在这种招募贤能之举下,有不同年代的男女加入国会,不至于青黄不接,也扩大可推荐的基础人数。这样的政治生态是许多国家政坛还无法做到的。

新加坡这种任人唯贤和唯能的政治风格,竟也引起国内外诸多异议和评论,外媒嗤之以鼻的文章也常有所见。我们不能不时时反省,并以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外界的论调,以免如法炮制地抄袭外人的做法而慘受邯郸学步的后果。

新加坡以能力和品德代代相传相承的政治传统,让政府的治国方针和政策可以贯彻始终。在四年或短短几年内轮替政府的国家地区,新政府一上台就得劳财劳力准备下一轮选举,较难有效治理国事。为了标榜自己与上一届政府的差别,一些政党会不管政策的好坏,一味批评或推翻,罔顾民生民意。这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破坏性,大大地削减了行政效率。感恩庆幸新加坡没有陷入这种困境。

从四位总理的交替中,我们看到新加坡的过去和现在,也可以窥视新加坡不远的未来。如果说今天的新加坡有奇迹,只能视为莞尔一笑的自夸,聊以自慰自勉而已。我们的政治生态才是制造新加坡奇迹的重要基石,是数代领导人、举国上下共同推演而成的活性生态。大家应当认同,以开放理性的态度,有意志地去优化它,才能持续创造一个又一个新加坡奇迹。黄总理呼吁我们携手同进的口号,是十分贴切的肺腑之言。大家一起前进吧,新加坡。

作者是临床医学教授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