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为何中国国民普遍盼望“川建国”连任?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0-11-03 10:23

作者:周萱

来源:香港01

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即将揭晓,不仅美国国内,国际社会也是对大选结果翘首以盼。一些与特朗普私交甚好的领导人,例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沙特王储穆罕默德、巴西总统博索纳罗等,可能正暗中为他加油鼓劲。德、法、加等美国传统盟友,则在过去四年受够了特朗普的变化无常,无疑更乐见拜登当选。

至于中国的取态,许多人可能直觉式地认为,中国迫切希望拜登入主白宫,但事实上,中国希望特朗普连任的呼声才更高。

的确,特朗普在过去四年对中国穷追猛打,在经贸、科技、外交和人文交流上寻求“脱钩”,并要求其他各国“选边站”,不仅导致中美关系降至谷底,也让世界忧虑新冷战时代的到来。倘若白宫明年1月能迎来被普遍视作“亲华”的拜登,中方或许至少不必日日担心华府会突然发难。

但在许多国内民众心中,中国正在不断崛起,迟早将发展至与美国并肩甚至超越对方的程度,中美无论如何都“必有一战”。此前,美国小布殊(George W. Bush)时代初期本已开始聚焦中国,唯因“911”事发方才转向反恐战争,奥巴马时代在此基础上更忙于金融危机,中国的战略机遇期由此平白多了十余年时光。在此期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翻了近三番,跃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算四年前是希拉里当选,美国也势必对中国更加警惕,毕竟她才是当年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战略的主要推手。

而比起像讲究策略、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等多边组织迂回围堵中国的民主党人,一个做事莽撞、缺乏谋略的特朗普似乎更符合中国利益,这也是网友戏称特朗普为“川建国”的原因。

从美国国内来看,特朗普连任将使得国内矛盾加剧,他四年的政治遗产或许能被拨乱反正,但若执政八年,就将势必造成不少无法逆转的损害。

首先,无论特朗普通过何种方式当选,都将导致民主党群情激荡。若他并非堂堂正正通过选举人票当选,而是通过最高法院偏袒性的判决、或是靠着州议会强行自行指定选举人团的方式获胜,左翼激进人士可能走上街头示威,引发右翼民兵回击,美国社会可能因此陷入长达数周甚至是数月的混乱。

此外,特朗普放任无为的抗疫政策将继续对国民健康造成极大风险,他显然将所有希望寄讬在疫苗和疗法上,希望病毒“能奇迹般的消失”,然而目前疫苗效用尚无定论,也不存在药到病除的万能药。特朗普期盼“机械降神”(Deus ex machina,也译作天外救星)的态度只会导致病毒蔓延速度更加失控。美国传染学家福奇7月曾警告的每日新增10万人感染已经成为事实,这将进一步考验美国医疗体系,纽约市4月裹尸袋供不应求的惨况可能再次重演。

市场也将对经济复苏缺乏信心,例如在美国新增案例飙升的上周,道琼斯指数当周累计下跌6.5%,创下3月以来最大跌幅。即便国会终于通过姗姗来迟的纾困计划,对市场的刺激效果也终会在失控的疫情前消解,毕竟疫情不同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是不断“放水”消除流动性危机就能解决的,最后可能只是进一步加高了危如累卵的债务。而特朗普大刀阔斧地减税政策,使国库较为紧绌,让下届政府寻求收支平衡更加艰难,也使下一任缺乏板斧进行医疗、教育改革,导致相关问题越发积重难返。

总而言之,特朗普若能连任,美国国内将面临更严峻的社会撕裂,疫情将进一步失控,经济复苏越发乏力,这些问题都将让白宫忙得焦头烂额。而中国或许可获得新的喘息时机,发挥早已控制好疫情的优势,巩固稳定的生产环境,吸引全球资金流向平稳的中国市场。

从国际角度来看,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外交理念,使得美国与多个传统盟友屡生龃龉,这给了中国“乘虚而入”的机会。以美欧关系为例,美国执意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一系列多边机构,让欧盟大为不满;特朗普反复施压北约各国履行军费承诺,也让北约成员国之间关系紧张,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更形容北约已脑死亡;美欧过去四年间多次爆发的关税一度让双边关系剑拔弩张;美国不断扩大制裁,阻挠连接德国和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北溪-2号”(Nord Stream II)落地,加深了美德关系裂痕.......再加上特朗普松懈抗疫的态度,让欧盟多国对美国的好感度跌至谷底。

如果特朗普再次连任,美欧将无疑越发离心,也给了中欧更多合作的机会和空间,例如美国今年5月对世卫组织撤资之后,中欧均加强了对世卫的支持;再如美国去年年底故意瘫痪世界贸易组织(WTO)终审判决机制后,中欧等国合作设立了新的多边上诉机制。此外,中欧还预料将在遏制气候变化和加强经贸合作等方面越走越近。中国可以通过展现出与美国不同的稳定领导形象,吸引欧盟国家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而一旦是拜登上台,他将致力于修复与盟友的关系,以及重树普世价值引导者的地位,这可能会对中国形成更大压力。

从中国的角度出发,特朗普政府在过去四年对华为等企业的围堵,暴露出中国科企仍处于供应链下流、未掌握核心技术的尴尬不足,也坚定了中国政府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意志和决心,在日前落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科技自立自强”就被提升到了“战略支撑”的程度,反映了中国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决心。可以说,特朗普政府的围堵加快了中国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的速度。

最重要的是,特朗普的执政向世界展现出民主制度的弊端——他2016年的当选就体现了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度未能反映出多数人的意见,反而成就了“少数人的暴政”;共和民主两党之间的丑陋党争,将党派利益置于一切之上的做派,也体现出民主制度低效的一面;共和党仗着参议院优势,将三个保守派大法官送入最高法院,并将200多个保守派法官送入联邦各级法院,对未来几十年的法庭生态产生影响,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美国司法独立的虚伪性。再加上疫情期间,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统一的抗疫政策,体现出民主制度在应对危机时难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弱点。

而相比之下,中国庞大的官僚机构虽然前期出现怠政情况,但在中央政府意识到事态严重性后,听取了科学家的意见,迅速地做出了封城措施,同时动用全国各地的医疗资源支援武汉,展现出强大的行动力,最后以全国停摆一个半月的代价,控制住疫情,也为此后经济较快复苏打下基础。

可以说,在新冠疫情这场百年一遇的天灾前,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抗疫成果对比,破除了民主制度必然更加优越的迷思,也让中国民众更加团结。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9月表彰抗疫卫生工作者的活动中表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总体而言,特朗普过去执政四年,加剧了美国国内矛盾,消耗了国际影响力,展现出民主制度的诸多弱点,也让中国更加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在许多观察人士眼里,特朗普四年前的当选已经象征着美国国内危机的集中爆发,再度连任更将意味着美国国运正在走下坡路。是以,中国有大量民众希望“川建国”同志能拿下第二个任期,这或许源于狭隘的民族情结,错误地认为中美只有敌我关系,却也不足为奇。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