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王键:俄罗斯会动用核武器吗?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6-18 07:55

王键

近期,北约高官正式对媒体回应关于核战争以及俄方宣称“不应低估第三次世界大战危险”的警告。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接受德国《星期日世界报》采访时称:“没有人能赢得核战争,也没有人应该发动核战争,这点也适用于俄罗斯”,借此警告俄方不要在乌克兰战场上动用核武。

俄罗斯外交部也驳斥有关可能试图使用核武的猜测,明确指出核武器“不适用于执行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期间确定的任务”。6月15日,俄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又在电视节目中公开声称,俄罗斯拒绝有限核战争或在武装冲突中使用战术核武器的理念,因为一旦使用核武器将没有回头路。

然而,随着乌克兰战争的僵持,双方都无法接受失败,形势正变得越来越紧张,爆发核战争的危险在增加。预计接下来双方还会进行新一轮外交谈判。但维系和平,其实有赖于各方实力的较量。

由于美国和北约具有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在常规武器和先进科技方面领先,持续对乌克兰提供援助,形成持久战态势。俄罗斯疲软的经济难以支撑消耗巨大的长期战争,这加剧了俄方战败的风险。因此,尽管俄罗斯一边展示战略核力量,一边又否认会动用核武,但在目前局势下,俄方若想获胜,实际上只有祭出核武筹码,迫使美国和北约让步。

从现有核力量对比看,双方各有优势。总体上,俄罗斯核武数量超过美国,预计跟美国和英法总和相当。但美国的核武相对先进,尤其在战术核武方面,小当量核弹头,常规化核武,美国最先进。

俄罗斯的优势在于战略核武器,比如新研发的高超音速导弹,这方面英美相对落后。因此,在洲际弹道导弹的打击能力上,美国不具备优势。但美国的战略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具有明显优势。美国核潜艇更先进,更安静,战略轰炸机具有隐身优势,弥补了远程核打击力量的不足。

尽管如此,俄罗斯相对于英法的核优势非常明显。英法距俄罗斯更近,更难以抵挡俄方核武数量优势。如果抛开美国因素,正如俄媒体指出,俄对欧洲的核打击能力是一边倒。在这种差距下,俄罗斯甚至可以忽略战术核武的作用。

俄罗斯地广人稀,加上核战争的反常特性,对人口密集区的破坏力极大,常规战争中的人口优势会变成负资产。即使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少数城市被北约摧毁,俄罗斯整体上的战争潜力,打持久战的能力,仍非常强大。相反,一旦英法等国遭遇战略核打击,由于人口密集,会迅速崩溃。随着核武的超强破坏力,欧洲会趋于分裂、内乱、自顾不暇。

因此,俄方不断展示力量引发核战议题,不是非理性行为。这种策略,主要是基于北约是围绕美国而展开。然而,作为复杂的多国体系,北约内部意见并不一致。北约的多国契约,一旦真的遭遇核战争的残酷挑战,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维持?这有别于常规战争,当个体国家尚未遭遇彻底摧毁,可以有效维持以往决策的延续性。

接下来俄罗斯同北约的战争前景,主要取决于美国的立场和态度。假如乌战长期延续、升级,引发俄国同北约开战,随形势恶化,俄领土受到直接威胁,就会动用核武摧毁主要的欧洲敌对国家。当伦敦巴黎变成一片废墟,英法会对俄罗斯展开核报复,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也化为乌有。这时美国到底会不会加入英法阵营,对俄罗斯发动核打击?

理论上,如果美国不加入英法核打击阵营,也就无法击败俄罗斯。此时,虽然俄中心城市被摧毁,仍会保持明显军事优势。相反,英法的中心城市被摧毁后,内部一片混乱,欧洲阵营很快将会分裂。欧洲在核大战中分裂也有必然性,以德国和东欧为例,它们集中于内陆区,跟英法利益不一致,很容易形成两个阵营。当英法战败,德国和东欧必然在整体上倒向俄国。有些国家如波兰可能会例外,但这是少数。德国的地缘利益与俄罗斯没有根本冲突,它不可能参与核战,最后只会转而对俄友好。因此,核战会导致以俄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扩张到英法海峡一线。美国最终会撤出欧洲,法俄德三国形成大陆联盟。英国战败后必须保持中立,才能实现自保。

相反,假如美国不惜一切代价,加入英法的核打击阵营,俄罗斯必然会展开核报复。美国战略导弹系统目前对俄国的拦截能力还不可靠,也不足以自保,必须出动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来突袭俄罗斯,维持杀伤力。但在俄罗斯战力被彻底摧毁前,同样可以全面摧毁美国。在这情况下,美国的理性决策,即权衡利弊之后,最终或不介入英法针对俄罗斯的核报复行动。

由此可见,俄罗斯此前反复表达的核战争可能性,未必只是口头威胁,更不是核讹诈。普京祭出这一策略,是充分利用北约多国决策系统的内在缺陷,以及俄在核武方面相对于欧洲的压倒优势,迫使欧洲在乌克兰问题做出让步,其更高目标,则是促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约体系瓦解。

核战争的问题非常复杂。但俄国的经济体系跟英美不同,英美的市场经济非常高效,却会随核战而迅速崩溃。俄罗斯仍以中央集权控制为主,战争能力更强。考虑到上述危险前景,美国和北约的正确做法,不应是继续炒作核战争议题,而是在新一轮外交谈判中,通过更平衡的政策,化解危机。

作者是中国独立学者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