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薇:美国印太战略的话术与心术
来源:香港《明报》
作者:张薇薇
继美国总统拜登5月的亚洲系列外交之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6月再次到访亚洲,参加时隔两年恢复线下举办的“香格里拉对话会”。此次会议云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与学者,无疑是美国宣传其印太战略的又一个舞台。不过奥斯汀的大会发言,却给人感觉全程无亮点、处处有话术。
称中朝威胁安全 华府“立靶子”
话术一,美国称长期重视印太,是印太安全与繁荣的提供者和保护者。这是“抢功”之举。美国标榜美日同盟是地区安全“基石”、美韩同盟是地区和平与繁荣的“关键”等。但事实上美国的地区联盟体系,并非出于维护地区安全的目标而建立,而是服务美苏冷战需要。上世纪50至70年代,美国分别在朝鲜半岛和中南半岛打了两场大仗,均未能取胜而黯然离场,又何来维护地区安全一说。
亚太地区数十年的安全与繁荣,主要源自地区国家汲取战争教训和专注经济发展。如果美国的军事联盟可以维护地区安全,就不会有中东至今未平的战火,也不会有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人间悲剧了。
话术二,指朝鲜和中国是地区安全的威胁。这是在“立靶子”。美、日等国提到安全威胁,首先必称朝鲜;可是客观地讲,朝鲜作为体系中的弱国,先发制人使用核攻击,无疑意味着自杀。朝核问题是美国可以持续利用的一张牌,将韩日一直绑在身边,听其号令。
中国自然是美国更主要的目标。自印太战略启动以来,美国改变以往在东海和南中国海争议问题上的“中立”或“暧昧”立场,鲜明支持争议的另一方,并热中于国际场合煽动和炒作相关争议,试图树立中国“坏孩子”形象,同时搅动地区矛盾,突出美国作用。顺带着,还用航行自由概念,混淆美国对他国实施抵近侦察的事实,一石三鸟。
最为突出的是台湾问题。奥斯汀标榜对台政策从未改变,想将地区紧张的责任一股脑推给中国大陆。其实“以台制华”是美国一贯思路。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与台湾关系法》和所谓“6项保证”蕴含着矛盾的底层逻辑。美国的对台政策,即刻意利用其中矛盾,根据不同需要使出不同招数。
从特朗普到拜登政府,美国持续挑动台湾问题,如鼓励美台官方交流、加大对台军售、支持台湾发展不对称军力、开展美台海巡执法合作及美台贸易谈判等,甚至最近反复修改美国国务院“美台关系事实清单”。美方刻意制造地区局势紧张,以达到刺激、抹黑中国,增加自身在地区安全事务中分量的目的。
中国将台湾视为核心利益,有决心用武力捍卫祖国统一,对此美国政府心知肚明。因而,拜登政府一再强调要为中美关系建立“护栏”、管控危机、防止意外冲突,就是一边要升级矛盾,一边又要防止陷入不可收拾的境地。
美真正潜台词是做亚太主人
话术三,美国称将与地区盟友伙伴一起,共同维护自由开放、以规则为基础的地区秩序。这是在“示强”。奥斯汀于演讲中用很大篇幅细数美国在印太的军事投入,比如驻扎30万现役军人,史无前例的庞大军事预算,包括远距离精准打击、高能激光武器等在内的新军事能力,与盟友伙伴的一体化威慑和军工技术、产业合作,小多边安全伙伴关系等,着眼树立“带头大哥”的威信。
美国将其鼓吹的地区安全架构称为“开放包容”,历数从日韩到东南亚,从太平洋岛国到欧洲盟友的“包容性”架构,独排除朝鲜、中国及现在的缅甸。显然,美国政府还是习惯于制造对抗性的框架,敌友分明。
为拉拢更多伙伴加入己方阵营,拜登政府可以适当放低姿态,把自己描述为亚太国家的朋友,但其真正潜台词是做亚太的主人。以规则为基础的地区秩序当然好,但规则由谁制订?是美国还是地区国家共商共定,这是问题的关键。
从特朗普政府正式提出,到拜登政府悄然接手并持续发挥,美国印太战略的本质不断暴露。在一整套话术的掩盖下,华府的心术也逐渐揭开。印太战略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做大旗,用印太经济框架做安慰剂,本质特征还是军事联盟网络的扩展与深化。美国国会反覆就国内基础设施投资等法案讨价还价,但对印太军事部署却全力支持、慷慨解囊,这足以显示美国战略文化中对维持军事霸权的信奉与执着。
坚持合作发展 成就亚洲世纪
这种执着与中国的发展迎头相撞,是造成目前中美关系困境的主因之一。中国对美国的印太战略,也经历了一个由冷静观察到坚决回击的过程。目前中国对美方印太战略的整套逻辑和话术,已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对冲工作也相应展开。
亚太是地区国家的亚太,看清楚问题的本质,避免对峙与冲突,坚持合作与发展,才能成就真正的亚洲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