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松泉:佩洛西访台的风险与防控
丁松泉
据英国《金融时报》释出的消息,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意图在8月访问台湾,这是媒体第二次释出类似信息。虽然前一次佩洛西以染疫为由宣布取消,但再次提出这一意图,显然不是空穴来风。考虑到事态的严重性以及对中美关系的深度冲击,中美之间围绕佩洛西访台,必有深度的纠缠和攻防。
佩洛西一向对华强硬,以往在国会内与拜登对华相对温和的风格不同,在拜登政府业已采取对华强硬政策的当下,在今日重要时点选择访台,无论对拜登政府、对中国政府都是一个挑战。佩洛西的意图,大体可以这样理解:这位风格独特、立场鲜明的反共反华政客,在退出美国政治舞台前的谢幕表演,以在选民中巩固历史形象。
佩洛西已年届八旬,即将退出议长宝座,企图再利用重要节点、重要现场展现自己的形象,而访问台湾对于树立、固化、美化自己在美国选民中的形象,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机会。
二是作为意识形态型政客,作为与共和党斗争中走在前线的民主党元老,对民主党今年国会中期选举的选情深感焦虑,想通过自己的表现提升民主党选情。三是民主党内部斗争的需要,佩洛西对于拜登行政团队的执政风格与政策把握不满,借此向拜登行政团队施压,并且获取与行政团队的利益交换,让拜登在某些她所关切的利益或立场方面向她作出妥协。
一些学者或网上舆论认为,这是拜登与佩洛西在对华演双簧,借以向北京进一步施压,并在国内拉升不利的选情。但据美联社报道,拜登7月20日表示,美军官员认为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目前访问台湾“不是个好主意”。与此同时,拜登7月28日刚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两个多小时。
我们从历史的经验中,预判这不是拜登与佩洛西的双簧,这是佩洛西自身的固执使然。据基辛格在他的回忆录《白宫岁月》中回忆,正当尼克逊政府致力于改善与欧盟的关系,缓和与苏联集团关系以及努力解决越南战争问题而大伤脑筋的时候,1971年5月11日,“事先谁也没有来打招呼,我们突然听说,文质彬彬的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迈克·曼斯菲尔德,想重新提出他那心怀多年的建议,要把我们在欧洲的兵员裁减一半,即15万人。”
基辛格说,曼斯菲尔德提出的修正案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所有的研究都表明,美国在欧洲的常规兵力须要加强,而不是削弱,如果美国参议院以通过一项大量裁减兵员的立法而青史留名,美国长期以来想使北大西洋联盟的防务适应于新的战略现实的目标,就会遭到破坏。这使支持北大西洋联盟的参议员都感到左右为难,一方面明知曼斯菲尔德修正案危害美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又不愿使一位受尊敬的同事遭到失败。尼克逊指使基辛格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挫败曼斯菲尔德修正案。虽然拜登与佩洛西的立场没有如此对立,但是大体上情况有些类似,拜登在现阶段不希望中美关系节外生枝,应该会采取策略性的阻止行为,虽然其中也可能作为筹码与北京谈判。
如果这个判断准确,北京对于佩洛西访台一案的处理方式也须要精准对策,主要通过强化与拜登行政团队的谈判与斗争,而不是急于军事演习或者飞机穿越台湾本岛。
北京与华盛顿一直通过多轨道谈判,近期杨洁虒与沙利文、王毅与布林肯长时间的谈判,以及拜登和习近平的元首对话,都表明美国有与北京沟通、缓和紧张关系的意愿。事实上,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国际上一些热点问题,都需要管控中美分歧,确保不发生冲突。如果在台湾问题上发生冲突,对民主党中期选举反而不利。在安全领域,共和党更有经验和议题操控能力。
但是,美国近来一系列对台操作,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官员、前官员的访问,虚化一中政策,鼓励台湾与大陆对抗,激发北京及大陆民众的担忧和焦虑。因此,北京在与白宫谈判时,必须明确表示,这类访问将使美国所称的中美关系“护栏”倒塌,后果极其严重,不可接受。北京的目标只有一个,坚决阻止佩洛西访台成行。同时,也让白宫意识到,应对的方式必将不利于民主党的中期选举。这是拜登和民主党眼下最在意的问题,相信北京的政策工具箱中可以找到方案。
对于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试图突破与台湾官方交往的方式,北京一方面进行国际交涉,另一方面也须要对台湾官方施加有效的压力。如果说对美斗争一定程度上有投鼠忌器的问题,在台湾官方利用中美矛盾、利用俄乌冲突的国际新形势,在国际上给北京制造难题的话,可以采取更严厉,让对方有痛感的行动。美国政客、掮客鼓吹台湾全民皆兵,台湾人民最终是会理性选择的。
作者是中国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