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从拜习会看台湾的机会与挑战
来源:台湾《经济日报》社论
拜习电话热线140分钟,但对外揭露的内容却极其有限。按中国大陆说法,台湾问题是主轴,兼论经济脱钩对美国、全球的不利。而白宫则指出共谈了三大主题,分别是气候变迁及医卫安全的合作、俄乌战争以及台湾问题。归纳双方资讯,大概唯一的共识就是保持沟通、管控分歧、避免误判。
对于这个少数共识,拜登可谓彻底落实,连同本周热线,拜登上任以来已经与习近平通话五次。至于俄乌战争及台湾问题二大争议,并未见到突破性改变。大国领袖峰会不会临时起意;回顾过去两个月,美国安顾问苏利文与大陆政府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6月在卢森堡的会面,应该就是起点。7月初先有美财长耶伦与中国副总理刘鹤视讯,接着是国务卿布林肯与中国外长王毅五小时会谈,明显是在为这次高峰会预作准备。
以这样的筹备脉络,基本可以证实美方的主题设定在台湾问题、朝鲜等区域安全,以及俄乌战争,也应该触及全球/美中经济展望,众议院长佩洛西访台争议则是个小插曲。对于台湾问题,从筹备会议到拜习峰会,中国大陆维持几乎相同的强硬用语,而非一般筹备会议“丑话先说”,让领袖扮白脸的作法,反应出对美国口头表示一中政策未变,却在推动上弹性调整,中方表示不安。对于这个不安,美国除了重申未改变外,就是用“保持联络”的方式予以回应。这是第一个无改变。
俄乌战争也是相同。美国目前立场大概是在中方不可能加入制裁的情况下,至少要控管中国在军事等方面对俄罗斯的协助。同样从筹备会议到拜习峰会,并未有实质变化。至于全球经济问题,美国在意的是摆脱疫情带来的停滞及通膨等副作用,中方更在意美国的脱钩断链举动,一样是相互告知彼此立场的性质。在各方关切的移除制裁关税方面,美国为维持主导性不可能跟中方商量,至多继续关切中国各种产业补贴的扭曲问题。
归纳而言,峰会过后,美中未来继续在战略性竞争格局下,维持其互动分寸。特别是美国将于11月举行国会改选,民主党目前声势持续走弱,短期目标应该会在大局不变的条件下,避免不好处理的突发事件。至于佩洛西访台一事,除了添增其本身的美好回忆跟两岸话题的“温度”外,不会改变大局,却有一定程度的突发风险,应该就是拜登政府想劝退的原因。
在一切不变的情况下,台湾及亚洲各国将继续面对美中对抗背后的机会与挑战。最新发展,是日前美国会通过的晶片法所代表的全球半导体脱钩变局。晶片法只是美国建立半导体新结构的一部分,目的包含维持美国在研发及设计领先、重建本土生产能量,以及深化人才培育。从台湾及韩国两个在代工生产阶段核心伙伴的角度观察,此法只是美国在半导体业推动“人人为我”的最新工具,预算补助也算好事。相较而言,美国另外推动的台美韩日半导体制造联盟(FAB-4),可能才是压力所在。近期传出韩国产业犹豫、政府迟疑,因为一方面担心美国“人人为我”的思维下,技术、人才会加速流失,他方面FAB-4抗中色彩浓厚,而韩国在中国投资规模巨大,出口占比又高,深怕入队会再次引发2017年的限韩令报复。然而美国依旧是最大客户,对手台湾几乎确定加入,是南韩犹豫难过的原因。
韩国产业和政府的苦恼,其实也是台湾和日本的烦恼,何况台湾半导体在对岸的投资及其它利害关系一点也不比韩国少。如何化险为夷,是未来十年台韩日的重要考验。或许也应该私下推动“台日韩FAB-3同盟”来共商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