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远:韩国将推出“印太战略”
杜志远
随着美国、日本、印度等主要国家相继推出“印太战略”,世界第10大、亚洲第四大经济体韩国开始担心自身的“战略模糊”政策,会导致它被排除在亚洲发展之外。尹锡悦政府上台后,改变前任的温和政策,不仅积极加入“印太经济框架”,还对“印太战略”“四方安全对话”等表达出强烈兴趣。在5月《美韩领导人联合声明》中,韩国已经明确表达对美国“印太战略”的欢迎。相信不久后,尹锡悦政府就会推出韩国版印太战略以配合美国的亚洲行动,以及统筹韩国总体亚洲战略。
尹锡悦政府推出明确的印太战略动因,一方面是将“印太战略”“四方安全对话”等视为推进韩国全球关键地位的核心举措。尹锡悦上任不久推动韩国加入“印太经济框架”,就可看出实际做法吻合此前竞选政见。另一方面,尹锡悦将“印太战略”等视为对华讨价还价的重要工具。他认为,中韩关系应建立在尊重彼此利益和政策立场的基础上。韩国的战略模糊政策,只会让中国对美韩同盟的不满更加“直言不讳”。中国应该像韩国不反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一样,接受韩国与盟国的合作关系。
日韩关系不佳导致韩国对日本首先提出并推广的印太战略概念,存在谨慎和矛盾态度。尹锡悦政府对缓和韩日关系的强烈意愿、韩日对朝鲜问题观点的逐渐趋同,以及印太战略已被亚洲多国所采用,使概念中的日本成分、对抗成分不断降低,韩国采取概念的理由趋正、风险趋少和利益趋多。
此外,美国战略重心明确,促使韩国采取更加明确大胆的政策。韩国谨慎支持美国的“印太战略,也与美国的战略不稳定有关。中美战略博弈以及美国对自身利益的首要关注,导致韩国的战略回旋余地受到安全利益、美国承诺等多重限制。拜登政府扭转特朗普政府对盟友的交易性做法,对印太地区重新关注和资源投入,以及采取非中心遏制而周边塑造的缓和竞争政策,给韩国更大的战略参与决心。
韩国战略重心由对朝鲜的关注转向对印太的关注,朝鲜问题已成为影响韩国发展的主要战略负担,加之中韩关系因朝鲜半岛军事部署问题恶化,致使韩国陷入无休止的“东亚泥淖”。尹锡悦政府采取全面否定前任政府对朝政策(如“三不政策”),利用美国加强对朝鲜的先发制人,以及对中国的外部平衡,在此基础上通过推进韩国的印太政策和全球政策,深化同其他亚洲国家更广泛的联系。
尹锡悦政府的印太战略对中国会有什么影响?对中国而言,朝鲜问题正在由战略工具演变为战略负担。此前,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可以使之很好地在朝韩之间扮演调停人角色;如今朝鲜问题久拖不决,不断耗尽韩国战略耐心。尹锡悦政府在对朝鲜开始实施先发制人的军事威慑手段的同时,推进韩国将战略重心由东亚转向更广泛的东南亚和南亚等地区,导致中国在朝鲜问题的作用降低,且难以利用朝鲜问题牵制韩国。
对韩国而言,印太战略具有加强韩美关系的作用,两国在框架内,就贸易、技术、军事等问题进行协商与合作。同时,印太战略更是韩国提高国家地位和实现战略自主的重要工具。由于印度、亚细安、欧洲大国与韩国都拥有类似诉求——在中美博弈之间探索第三条道路,既可以利用中美博弈的空间和资源,又能避免意志胁迫成为博弈筹码。韩国与这些国家可基于各自不同的印太战略,最终实现共同的利益诉求。
从地区合法性来看,与日本不同,韩国更多是扮演“中间国家”角色,在中美之间不存在重大意识形态选择问题。美国争取到韩国对美国印太政策的支持,无疑对于增加美国在亚洲的合法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美国“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印太话语权,会因韩国加入印太战略被不断亚洲化和合法化。从战略地图来看,美国将身处东亚的韩国纳入阵营,进而连接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对华印太战略的“最后一块拼图”正式补齐,对华战略包围圈正式形成。
随着更多国家制订印太战略,中国将面临两大矛盾困境。一是,印太战略成为域内外国家合作的平台,合法性和普及性得以实现。二是,该趋势顺应美国的对华战略和话语权构建(如“去中国化”),对中国存在挤出效应。面对诸如韩国等制订印太战略的局面,中国既须要个案应对,也须要总体把控,制订总体应对和发展方案。
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