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鹏飞:新社会契约随想
绝大部分人为解惑的真诚思考,唯有通过言语的表达,以及与他人的辩论交流来完成。
这必然是一个凌乱麻烦,有时候甚至让人极度不舒服或感到被冒犯的试错过程。
公共假日在住家附近的小贩中心排队买早餐,耐心等了15分钟后轮到自己时,一名熟客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套交情跟摊主商量点餐,迟些再来取。摊主无奈地婉拒,说人龙太长。不愿排队的熟客不死心,指着人龙尾端说,在戴眼镜的高个子之后煮给他也行,但摊主坚持不准,说人太多记不住,熟客才不好意思地离开。
排队所体现的平等精神,已经成为国人习以为常的内化价值;对插队所代表的特权的反感,同样也是国人奉行的公平价值的表现。从舆论对任何例外,如违法的个别富人、专业人士或大学生由于特殊的身份而疑似获得轻判的本能义愤,表明建国以来所提倡的价值观,正逐渐为国人所接受。
在这个贫富差距越来越扩大,强调平等的左派社会主义理念普遍为年轻人所拥抱的时代,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代表了国家的五大理想:民主、和平、进步、公正与平等,学生在学校集会宣誓的信约提到“建设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公正与平等的关系在新时代里该如何理解,或许在第四代领导层提出新社会契约之际,值得重新省思一番。
契约论是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主要理论,假设人们为了在一起和平生活,于是自主让渡部分权利,相互承担义务,形成某种隐形的社会契约,由此组建能够彼此合作的平等社会。人类文明发展的实际历史当然不是这样的,但契约论勾勒了某种理想社会状态,如果对照真实历史,也不妨理解为文明社会的形成,是基于所有成员对约定俗成的传统价值的尊重和遵守,对于不守规矩的破坏者(契约论所谓的违约者),视情节轻重予以不同程度的惩罚。
在社会契约论的前提假设里,建国理想五大价值之一的“平等”其实已经隐含其中,因为只有平等的人才能彼此制定契约——主人和奴仆只有支配与服从的关系。所以新时代的新社会契约再度强调平等,显然跟原有契约论的人格平等前提假设不同。如果从对贫富不均扩大的不安的大背景审视,年轻人对不平等的关注,更多在于希望达到结果的平等。
但这显然跟另一个建国价值理念“公正”存在本质上的矛盾。因为人人秉赋各异,后天努力的程度及个人际遇运气也截然不同,所产生的结果自然千差万别,社会地位和财富规模必然出现不均。新科技的诞生普及甚至进一步加大了这种差距。若追求结果的平等,势必要否定人们后天的努力,而违背了公正的精神。
对于贫富差距扩大的性质,还要有几方面的考虑。首先,除非差距是因为特权造成的,如果是公平竞争的结果,在道义上并无可厚非。第二,如果社会极少数富可敌国,但绝大多数是生活体面的中产群体,就算差距扩大,似乎也能为多数人所接受。第三,如果社会流动性保持正常,只要努力就有机会成功,对贫富差距的焦虑感也会被未来可能改变的希望所中和。
换言之,不平等现象并非绝对的恶。就如本栏在2021年10月17日的《当罪恶摇身变为美德》引述美国著名伦理学家富兰克福(Harry Frankfurt)所说,贫富差距并非“道德恶”,贫穷才是,人们应该关注的是贫穷而不是不平等;况且,改善贫穷者的处境,跟减少或者消除他们与富有者的财富差距,丝毫没有关系。
富兰克福还认为,过度关注经济上的不平等是有害的,而且是一种异化,因为人们不会在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后感到满意,而是把满意的标准,放在其他人究竟还有没有比自己更有钱。
此外,平等跟“自由”的价值理念也是不易兼容的。只要允许人们在合法合理的环境里自由竞争和选择,先天和后天的差异必然要分出胜负。而且,假设要在建国理想的五大价值里判别高低,自由理应是第一位的。因为就如前文所述,契约社会的核心前提,便是独立的自由人之间以平等的关系,同意遵守共同的规则。
这个判断,在新社会契约里依然适用。与一些充满主仆关系且特权盛行的社会不同,新加坡的平等现象,正在于人们对公平价值的重视;而公平价值的存在基础,就在于组成社会的成员是否自由。如何认识并强化社会的自由性质,因而须是新社会契约的关键内容。
必须说,自由并非绝对,本身也是有前提的,最重要的是立足于责任意识,即自由不等于欲望的放纵——不少自诩进步的自由理念,其实是在漠视责任前提下为纵欲开脱的滔滔诡辩。澄清了这一点再来审视自由,或许就能避免一些人动辄把自由同失序联想的担忧。
如何保证自由?有认为经济独立是必要条件,毕竟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唯生活上不必仰人鼻息,才能确保基本的人身自由。这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真正的自由恐怕首先是思想的自由——“我思故我在”,人云亦云大多是唯唯诺诺、缺乏独立个性的非自由人,无论他们是否拥有经济独立的条件。
思想的自由则必须体现在表达的自由或言论的自由,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绝大部分人为解惑的真诚思考,唯有通过言语的表达,以及与他人的辩论交流来完成。这必然是一个凌乱麻烦,有时候甚至让人极度不舒服或感到被冒犯的试错过程;但也是比较能够保证接近真相,进而实现自由,保障社会契约活泼生命力的过程。因此,新社会契约得确保这一价值获得必要的重视。
(作者是《联合早报》言论组主任 yapph@sph.co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