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社论:期盼更多文化高净值人士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5-29 07:45
社论:期盼更多文化高净值人士

配合《联合早报》百年报庆,传统的年度书展提升为年度文学节暨城市阅读节。这一改变不仅是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更反映早报作为本地华社的核心成员,对自身文化使命和担当的体认。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5月26日为节庆开幕致辞时说,不少高净值人士前来新加坡,但本地也应该有更多“文化高净值人士”,透露了文学节和阅读节的旨趣,也启发关于培养本地文化人才重要性的省思,特别是构建用华文思考、创作的文化生态圈。

年度书展活动曾是本地文化界的盛事,但时代的转变迫使它必须与时并进。一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纸本书因社媒导致的“浅阅读”盛行而面对挑战。二是华文作为社会用语的状态未见好转,更多华族家庭选择在家跟孩子用英语沟通,拥有坚实华文基础的社会人群规模萎缩,从中产生的文化精英人数自然每况愈下。三是书展所转达的文化意涵毕竟是被动的,不如主动地鼓励阅读来得积极进取。配合百年报庆催生文学节暨城市阅读节,反映早报推动本地华文文化事业的一贯承担。

阅读之所以是必须的,不光只是为了传承发扬华族文化而已,在人类文明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这一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只会愈加突出。当下人工智能的颠覆性,表现在基于大数据快速对问题提供可能答案的能力,因此而取代众多工作性质相对简单重复的岗位。具备条件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越来越集中在两大类——必须与他人亲自沟通协调,以及能原创发明新产品(概念或实物)。后者依赖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决定了这一能力的高低——词汇量越丰富,才能从事越复杂的思辨。

对语言的掌握,除了靠长期的深度阅读来累积,别无捷径。所以,通过文学节暨城市阅读节来鼓励更多国人养成阅读习惯,无疑契合新时代的需要。同时,“文化高净值人士”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有助于国人探索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新加坡国小民寡,必须仰赖国际市场与外来人才和投资。近来关于高净值人士青睐新加坡的讨论热烈,反映国际枢纽地位的吸引力。然而,经济上的高净值人士只是一个面向,另一个非物质的面向,则在于吸引外来和培养本地的文化高净值人士,以提升新加坡今后的国际竞争力。

官方一再强调,吸纳新移民成为公民所依据的条件众多,并非只看个人财富。同理,有高度原创力的外来文化高净值人士,如文学大师、思想家、学术巨匠、各种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文艺领域的翘楚,或许只会把新加坡当做宜居地,未必能产出反映或代表本地人喜怒哀乐和价值理念的作品。唯有被这块土地滋养出来的本土文化高净值人士,才更符合期待。来自大中华和南亚两大古老文明的新移民,不断为新加坡提供经济和文化养分,新加坡的双语双文化教育政策,因而须善用天时地利人和。

新加坡要在中西对立的新时代保持国际竞争力,除了继续强化国际枢纽地位吸引高净值人士,更应该吸引文化高净值人士。良禽择木而栖,要吸引更多优秀的文化精英前来,首先就必须努力经营构建活泼的本土文化生态圈。从早报乃至华社的立场思考,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自然必须强化华文母语教育,让更多潜在人才脱颖而出。各宗乡社团、商业、文化甚至宗教组织,也须参与其中,让新加坡成为世界华文文化圈的重要节点。

《联合早报》百年报庆只是一个年度活动,但早报文学节暨城市阅读节却是攸关国家前途,历久弥新的长期事业。新加坡华文文化界自1980年代的20年间,曾经展现享誉国际的活力与雄心。或许简单恢复当年盛况已不符实际,但通过对“文化高净值人士”概念的探索,或许能在这崭新的时代,结出不一样的文化硕果。希望这一想象,能推动社会各界共襄盛举。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