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中国尚未进入负电价时代
近几天,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间,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实时交易电价波动剧烈,区间为每兆瓦时1047.51元(人民币,约200新元,下同)至-80元(约为每度1.05元至-0.085元),多次出现负电价。据统计,4月29日至5月3日,山东电力现货实时交易累计出现46次的负电价。其中,从5月1日20时至5月2日17时,连续实时现货交易负电价时段长达22个小时。
“负电价”显然是舆论和公众都很感兴趣的问题。所谓“负电价”,不应该是发电企业给用户倒贴钱的概念吗?也就是说,用户多用一度电,不仅不需要付钱,还可以挣钱,如此就是用电越多,挣钱也越多,真的是天大的好事。
听说过负利率、负油价,但中国人也应当没有享受过,更别说“负电价”了。虽然只是山东一地出现这样的现象,如果不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分析,一旦出现相同现象的地方多了,有可能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从媒体披露的情况来看,造成负电价的原因,一是山东光伏发电发展很快,比重很高,五一期间天气好、阳光足,光伏发电效果好,供应量大,而根据中国政策,要求先消化新能源电力。如此一来,就导致山东电力供应出现短暂过剩现象,电价就出现负数了。二是五一期间很多企业放假,员工外出旅游,导致电力需求下降,继而出现供需不平衡现象,电价由高转低,阶段性由正转负。
前一个原因,应当是存在的。但是,如果经济运行正常,也不至于出现负电价现象。业内人士把五一期间企业停工让员工外游作为一条原因,有点牵强。如果企业订单充裕、市场活跃,应当不会用停工方式让员工五一出游。在更多情况下,还是市场低迷、需求不足、企业没有订单造成的。如果真的出现企业停工让员工外游现象,一定是订单不足。
这也意味着,山东出现负电价现象,表层原因是光伏等发展迅速,电力供应充足,甚至过剩,本质原因则是生产不很景气、市场需求不足、企业运行不畅,经济还处于缓慢恢复中,没有形成电力需求的充分化,更别说满负荷。如果企业运行继续处于较低水平,负电价现象就不是暂时的,而极可能更加频繁、维持的时间也更长。
可以预料,负电价现象发生后,山东方面可能会对电力供应端采取一定措施,减少光伏等的发电量,以缓解市场供需矛盾。这样的做法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真正要想不再出现负电价,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市场需求,在于企业运行正常化,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因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电力市场都是供不应求。特别是夏、冬两季,常常因为电力供应不足而面临拉闸现象,对企业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也就是说,中国尚没有进入到负电价时代。负电价现象的发生,只能是短暂的、局部的,不可能是长期的、全局性的。
对山东来说,应当对出现负电价的原因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客观评价,不要回避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企业运行情况、电力需求情况。如果经过分析,发现问题出在需求上,那就应当在需求端找出路,而不是供应端。按照目前的经济体量和市场需求,供应端再充足,也只会带来电价下降,很难出现负电价。如果真的是因为过度供应带来负电价,那就要限制发电企业的投资了。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经济运行没有达到较高水平,企业恢复速度较慢,才应是出现负电价的真正原因。
(作者是中国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