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贸易战2.0版启幕:关税是特朗普的“意识形态一致性领域” 作好最坏准备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4-12-07 21:46
中国钢材

“关税是字典里最美丽的词汇。”特朗普对关税的热爱显而易见,甚至在他正式上任之前,关税战的序幕就已经拉开。

特朗普计划在2025年1月20日就职后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所有商品征收25%的关税。此外,他还表示,将在所有额外关税基础上再加征10%的关税,直到中国采取措施打击芬太尼走私。不久之后,他又威胁称,如果金砖国家创建一种可与美元竞争的货币,他将对这些国家征收高达100%的关税。

这些威胁迅速产生了影响:人民币应声而跌;加拿大总理立刻前往海湖庄园与特朗普会晤;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希恩鲍姆也进行了“美妙的对话”。

从市场反应到各国领导人的行动,都表明特朗普的话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他在第一任期内施加的关税压力仍历历在目。

然而,围绕着“2.0版本”的特朗普,关税威胁会有什么不同?更重要的是,在接下来的四年中,这些政策将对中国乃至全球产生什么样的实际影响?

关税:特朗普的“意识形态一致性领域”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在规模上几乎令人震惊。

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尽管经历了多年的贸易争端,但其贸易体量依然庞大。2023年,美国从中国的进口总额约为2322亿美元,中国商品在美国进口总量中占比约为17%。

相比之下,威胁山水相依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则更为严重。因为北美大陆供应链高度一体化——2023年近1万亿美元的货物穿越美加墨三国边境;美国一半的水果和蔬菜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而备受美国人喜爱的皮卡,大部分在这两个国家制造。特朗普的威胁一出,几家相关公司的股价急跌。

换句话说,特朗普的一条推文同时向美国最大的三个贸易夥伴发起攻击。

特朗普的财政部长人选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此前曾表示,当选总统威胁大幅提高关税是其谈判策略的一部分。

“我的总体看法是,归根结底,他是一个自由贸易者,”贝森特在被提名担任这一职务之前评价特朗普,“这是为了(事态)降级而进行的升级。”

“关于如何将关税作为迫使中国等与美国达成新贸易协议的谈判工具的讨论不绝于耳。目前尚不清楚美国希望达成何种新协议。”经济学人智库(EIU)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马志昂(Nick Marro)向表示,上一次贸易战中,美国的谈判要求是中国改善市场准入,打击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盗窃,改善外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环境,然而中国并没有在履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等问题上取得真正进展。

“这意味着,如今华盛顿似乎并不热衷于达成协议。缓和紧张局势的匝道已经变小,而且现在还不完全清楚中国政府能为缓和局势提出什么现实的条件,也不清楚美国愿意接受什么条件。这预示着中美紧张局势在未来将变得更具战斗性。”

马志昂称,对于未来的关税,应该做好准备,迎接更加保护主义的做法。特朗普在很多事情上都会改变主意,但关税——特别是对中国的关税——是我们在过去十年中从他身上看到的意识形态一致性的关键领域之一。

“因此,企业和投资者应该考虑如何做好最坏的打算。”

变数:通胀与商界反弹

马志昂发出上述警告并非空穴来风,比如美国家用电器制造商惠而浦(Whirlpool),曾经在上一次贸易战中,因为特朗普对华关税而获益,然而,该公司现有产能则处在墨西哥,这使得新的关税威胁让这家本土企业面临利润缩减的风险。

“这也可能引发潜在的法律挑战,我们可以预见到,美国商界将对此做出强烈反击。即使这些挑战成为现实,也可能是在事后发生,这意味着我们仍将看到关税的征收,至少在初期会造成混乱。”马志昂补充称,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可能采用何种机制来应对这些威胁,但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似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方法。

此外,美国进口的绝大部分铝和钢材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这些大宗原材料的成本上涨,将推高大量美国产的商品价格。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高级官员警告称,通胀之战尚未结束,而征收关税有可能重新引发价格压力。饱受通胀之痛的美国民众,如果突然要面临物价再次上涨的压力,那么汽车工人、农民及消费者的善意很快就会耗尽。

但这些关税带来的经济和政治成本可能促使特朗普团队在一月份重新考虑其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中,因为贸易战而转移的很多企业,都选择了墨西哥等国家,科尔尼咨询公司的数据数据显示,美国进口商品中,中国的份额从24%下降到15%左右,墨西哥的分和从14%上升到16%,越南等其他亚洲国家的份额从13%上升到18%。

在拜登任内,为了防止中国商品借道墨西哥输入美国,还推出了要求从墨西哥进口的钢材必须是在当地熔铸的要求。

中美国旗

关税背后:平衡,还是平衡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不仅挥向中国,几乎也朝所有与美国存在贸易逆差的国家的头上砸去。因此,那些将供应链转移到墨西哥、越南或其他低成本国家的公司可能会遭受重创,直到这些公司把产能搬回美国。

前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指出,“美国优先”政策核心在于共同防御和平衡贸易,这两者均体现为主动出击,以塑造有利于美国国家利益的国际战略格局。

今年8月,在福克斯商业频道接受采访时,特朗普提出了两个想法:首先,对所有销往美国的外国公司征收10%的关税;其次,如果任何国家对美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他将以同等税率进行报复。

这些想法源自于特朗普任内制定政策的一些思想家,他们在制定新的、更详细的计划。例如,前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最近在其著作《没有贸易是免费的》(No Trade is Free)中阐述了他的愿景,包括对所有进口商品普遍征收关税,以此作为杠杆实现贸易平衡,从而使美国不再出现巨额逆差。他认为,美国应逐年提高税率,以达到消除巨额逆差的目标。

曾经在特朗普幕僚团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对华鹰派彼得·纳瓦罗认为,长期的贸易不平衡导致了“对美国农民、牧场主、制造商和工人的系统性剥削”。他认为要采取对等原则,要么说服其他国家降低关税,要么提高自身关税。

马志昂指出,在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被任命为财政部长后市场反应积极,许多人认为贝森特会采取不那么激进的态度。然而,这表明特朗普身边的人对政策走向有着重要影响,但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总统手中。贝森特、霍华德·卢特尼克(商务部长)以及首席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的任命,都意味着未来政策将更加倾向于保护主义,从而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及与主要贸易夥伴关系的发展。

新任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继承莱特希泽的衣钵。他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担任贸易代表办公室的首席幕僚。他在与中国的贸易谈判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重新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格里尔将负责实施特朗普计划中的重大关税政策,并重塑有利于美国的贸易法规。

地图

中欧关系:潜在团结与合作

对中国而言并非没有回旋余地,潜在的好处之一是,火力全开的特朗普可能会帮助缓和中欧之间紧张的贸易关系。

如果特朗普真的实施普遍高关税政策,对所有进口商品预计征收10%至20%的关税,这将直接影响欧洲出口产品,包括汽车、化工产品及其他制造品。有分析师预测,这些措施可能导致欧洲对美国出口大幅下降,从而影响欧元区经济增长,预计GDP下降约1%或更多。

除了直接影响外,特朗普政府还可能施压欧洲减少与中国之间的经济依赖。这将使得中欧之间的贸易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因为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夥伴。如果美国对使用中国零部件或技术产品施加制裁,欧洲企业也将受到波及。

随着美国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中国或许会试图将出口目标转向欧洲市场,从而加剧中欧之间竞争。由于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加剧,欧洲可能面临来自中国商品更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汽车和高科技产品领域。

德国墨卡托研究中心(MERICS)国际关系主任阿比加埃尔·瓦塞里耶(Abiga?l Vasselier)向表示,随着特朗普入主白宫,任命鹰派人物进入关键岗位,这意味着欧洲将无法拥有一切: 华盛顿不可能容忍欧洲一方面通过北约获得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与中国的持续贸易实现经济繁荣。

瓦塞里耶表示,中国将利用这一局势进一步分化美欧,未来几个月,中国很可能会主动接触访问该国的欧洲领导人,放宽欧洲公司的商业环境,甚至考虑在欧洲投资。此外,中国政府已经表示愿意与欧洲合作落实巴黎气候协定,中国押注欧洲,在特朗普当选后,将更加明显。

特朗普的连任无疑使欧洲对中国的挑战变得更加复杂,欧洲必须要思考自己能否承受来自世界第一和第二两个经济体的贸易战?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