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曼:不让这座城市过度倾斜
城市的发展永远都是不得已之恶吗?我们在知道与了解后,是否须做些什么,才能让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被赋予更大的意义?
长期在一座城市生活久了,是否会限缩一个人对地方的想象?
台湾著名自然书写作家刘克襄,最近在新加坡任南洋理工大学驻校作家期间,分享他在学期过半时给学生出了个题目,让每个人撰写一篇旅游报道文章,各介绍一处新加坡景点,以此让大家合力完成一部“新加坡旅游指南”,自己也能从中理解年轻人如何描述自己长期生活的家园。
不过,作家在个人脸书页面上一一列出这班学生认为值得推荐的20多个景点后指出,学生的选择其实让他的心情变得“颇复杂”。
在短短数个月内,旅居本地、暂别台湾山岳古道的刘克襄,不断到许多新加坡人自己都不熟悉与不曾去过的小山、浅丘与秘境,追探令他醉心的风景线与动植物。
他也不吝于在网络及各种场合分享所见所闻:从犀鸟与啄木鸟到洛神花叶与巢蕨,他以生动的文字书写各种只有依靠身体踏查才能观察到的丰富自然细节,拓宽我们对这片土地的想象。
然而,刘克襄班上的学生所推荐的景点,很大程度上却是多数新加坡人对这座城市的认识的缩影:滨海湾、牛车水、圣淘沙、如切店屋等。刘克襄指出,新加坡是南洋旅游的重要驿站,学生单子上一系列景点,让他看出一些有趣的风貌,教授这堂课也是他在新加坡教学最快乐的一周,但他综合总结自己的想法说:
·在年轻人的眼里,矗立着人造擎天大树、充满未来感的滨海湾花园,无疑还是景点首选,至少有五篇文章都环绕花园周遭进行介绍;
·学生多数选择的景点集中在岛国中部,东西部各只有一处景点,分别为樟宜湾和大学里的云南园;
·单子上极少沼泽和森林环境,多数为人造的自然样貌,如植物园、自然步道、公园,并由此与生态环境的低碳、永续和多样性做连结。
刘克襄最后补充了一句:“所幸还有不少史迹和艺文景点,或所谓的老旧、黑暗之角落被注意到,不让这座城市过度倾斜。”
在新加坡期间,刘克襄曾几次接受《联合早报》访问,谈及今年南大邀请他驻校,可能与地球暖化、生态问题受到关注有关,希望邀请关心生态的写作者,跟学生和在地作者进行交流;他也阐述自己如何试图把自然的定义扩大,包括城市的自然、菜市场的自然等。
身体力行、徒步游走新加坡的刘克襄,很精辟地发现自己似乎看到了一般新加坡人所没有看到的新加坡。
像早报后来制作一部视频,记录刘克襄与锦茂湿巴刹一位卖蛋阿婆有趣的相遇与缘分,从中透过异地者的眼光,看市井小民的卖蛋智慧与本地农业创新和自给自足的关联,就非常有趣。巴刹并不是我们完全不熟悉的地方,但许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却也无法说我们已认识什么是巴刹文化。刘克襄也带记者到他居住的地方、纬壹科技城(one-north)一带一个面积不过半个足球场大的次森林探索,介绍他如何在新加坡“感受现代都市的洗礼后,又穿越一座原始森林”。
刘克襄的自然书写与分享,令生长在新加坡的我既满心向往且又相当惭愧,于是我也反复咀嚼着他那一句“不要让这座城市过度倾斜”的意思。那或许不仅是一种对大自然的关怀,而是关乎如何突破主流叙述,去重新认识新加坡的叮咛。即便越来越多人开始关心环境保育,但我们是不是并没有真正去了解藏在城市建设中的“自然”,再从此处出发,去更深刻地探讨任何与环境及发展相关的时事与议题?
过去一年来,我从报章报道注意到,或许是因为新加坡在打造“大自然里的城市”的努力有所效果,或基于更复杂的因素,岛国一些地方发现一些罕见或稀有的动物种,让环境保育者极为兴奋,也担忧它们未来的命运。例如,今年7月,东部樟宜一带发现70年来未曾记录过、名为红树啸鹟(mangrove whistler)的濒危鸟类;就在上周,濒危的马来貘也现身乌敏岛,研究人员在今年5月至8月期间,更多次拍下这只濒危物种的踪影。
同时,最近新加坡有两块正打算用来兴建组屋的北部地皮,在环境影响评估时发现有濒危物种,如濒危的树木和植物。这让人不禁思考,新加坡人逐渐认识到这座城市有茂密绿林、自然秘境,知道这些地方也生机勃勃地孕育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动植物生命后,能做些什么让之与城市发展取得平衡。
以目前来说,有了环境影响评估的环节,政府可采纳环评报告中的建议,在展开组屋建筑工程时采取措施,减低工程对动植物的影响,但却不可能终止项目的进行。如此看来,透过研究或徒步走进森林,对神秘的大自然世界有更多的认识之后,更困难的问题其实在前方等着我们去回答与解决:城市的发展永远都是不得已之恶吗?我们在知道与了解后,是否须做些什么,才能让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被赋予更大的意义?
今年3月,一组由40多名生态保育专家组成的团队,撰写170多页长的保育报告提交给政府,希望官方能认真考虑在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周边,原要发展组屋的地皮,另辟两座新的自然公园,以让穿山甲与叶猴等濒危野生动物得到庇护。尽管政府目前未正面答复,但这样的努力或许展示专家与环境保育者,在探寻城市规划与自然共生关系后所能扮演的积极角色。即便他们无法完全阻止城市的发展、项目的兴建,但至少可以给予具体的建议,让政府突破盲点,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不让这座城市过度倾斜。
作者是区域环保媒体与咨询公司益笔思(Eco-Business) 编辑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