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香港经济动力失速 吸客留港消费不容缓
来源:星岛日报
星岛日报社论
港府公布第2季GDP预估数字,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速显著放缓,投资、政府消费开支和货品出口增长全面熄火,只靠访港旅客和私人消费撑住经济,即使后者仍是下半年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惟疫情改变市民和大陆旅客消费习惯,港府应认真考虑发展夜市,并与业界探讨更多新颖沉浸式体验游活动,尽快出招吸引市民留港和更多旅客来港消费,才能为经济增长增添新动力。
宜推夜市重新搞活夜经济
第2季GDP按年增长1.5%,比首季2.9%增长明显大幅放缓,也低于预期的3.5%;若以季节性调整后按季比较,第2季实质GDP下跌1.3%。按主要开支组成部分来分析,外围经济疲弱,对商品需求大减,以致本港进出口贸易持续录得双位数跌幅,而利率高企影响企业投资意欲,使投资和政府消费开支由首季正增长转为次季负增长,仅私人消费开支和反映旅游的服务贸易仍维持正增长。
尽管政府发言人强调私人消费开支和服务贸易仍是下半年增长主引擎,即使第2季发放电子消费券,市民变相多了钱可消费,但私人消费开支却由首季增长13%回落至次季8.5%,反映消费增长动力也正在减速,相信背后有两个原因。首先,市民在过去3年疫情饿游已久,当2月与大陆和海外解除旅游限制,便不再愿意留港消费,出现“报复性旅游”现象,不管是出境旅游,抑或北上消费,均是将钱奉献给别人,对刺激本地经济没多大作用。
自6月起,市民北上总人数已连续两个月超过400万人次,每逢周末或长假期的人流更是络绎不绝,反观大陆旅客南下维持在逾200万人次,“净出境”人次已由6月192万人次扩大至7月的231万人次。市民北上消费,因深圳地铁沿线有很多商场,店铺宽敞,不管是食品抑或生活用品,售价均比香港便宜,而且服务佳,故不少人每逢周末早上过关,叹完早茶,便逛商场购物或按摩,吃完晚饭再回香港。这从港人第2季在大陆使用AlipayHK交易宗数,比首季飙升逾3倍,反映市民北上消费习惯已渐成形。
此外,疫情也改变了市民生活习惯,减少晚上外出和消费,以致旺角和铜锣湾街道到了晚上10时便水静鹅飞,即使全面通关复常,但市民依然不愿出夜街,酒吧夜店生意冷清,不但令过往灯红酒绿的夜经济风光不再,更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失望。
在当前外围需求疲弱,香港若要保持经济稳步增长,须力谷内需和旅游业,关键是如何留住市民留港和吸引旅客来港消费。有议员提议参考台湾和泰国夜市,打造港版特色夜市,吸引市民夜游消费。九龙城日前举办的“潮玩夜市”,以体验地道潮汕文化及美食作招徕,即使当天不时下雨,仍无阻市民冒雨排队尝潮州美食的兴致,可见具特色夜市是有一定卖点,若能常规化经营,有望成为新消费旅游景点。
事实上,大陆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和深圳已先后放开限制,容许摊贩夜晚摆摊,搞活夜经济,而深圳首个以港风港味港潮流为特色的夜市街区6月开业,吸引民众和游客前来,激发夜间消费新活力。港府若不认真看待夜市,自身旅游优势将卖少见少,更难留住市民在港消费。
发掘体验游迎合大陆客需求
同时,大陆旅客来港不再是血拼购物,而是追求体验游或沉浸式旅游。书展和动漫节是香港两大吸客名片,尤其动漫节更可让玩家由cosplay到搜罗道具,让入场人士可积极投入,沉浸体验动漫世界之中。故官方与业界除了积极经营好这个展览,更应发掘更多具潜力的盛事或港式生活体验游,让游客慕名而来,过夜住宿消费。
各地都绞尽脑汁催谷旅游和消费,香港不能再靠吃老本,应放开怀抱推出新点子留人吸客,总之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