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林雪萍:中国制造业“卡脖子”问题如何破解?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5-30 07:45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林雪萍

在向中高端价值链攀登的时候,中国制造正受到来自先行者和追赶者两方面的挑战。要应对之,供应链的链主是一股重要力量,尤其是其在推动自主创新、带动行业补齐向上爬升的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

“卡脖子”看上去是一个技术节点,是一个孤立问题,但实际上,其向来都是因系统性失灵造成的,涉及到与供应商和其他行业的知识连接。链主在其中可以起到枢纽作用,通过倾注场景、资金和拉通资源,倒挂金钩,很好地破解创新难题。

当然,链主需要有良好的系统集成设计能力,才能带动整个链条的发展。其对供应商是“无为供应链”和“有为供应链”中的哪种态度,会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无为供应链”是指供应商有什么产品,链主就用什么产品,双方仅限于商务采购关系。“最低价中标”往往是“无为供应链”的一种极端情况,它割裂了链主跟上游共同担当的联系,将供应商看成这是一个随时可换掉的插件,忽视了供应商其实是整体创新活动的一部分。“有为供应链”则意味着链主会通过积极参与供应商的经营活动,甚至介入到产品研发流程,激发供应商的创新潜能。有为链主在助推攻克“卡脖子”零部件方面,意义重大。

发展整机,是一种很宝贵的系统集成能力。从整机和零部件的角度看,中国制造发展的路径正是“整机先行,零件跟随”。20年前,在工程机械领域,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日本小松公司在中国市场都是巨人般的存在,而工程机械的关键零部件液压系统基本是日本川崎液压阀和KYB油缸的天下。中国在工程机械领域的追赶,就是从整机厂开始的。三一重工、广西柳工等逐渐做大体量,进入了第一阵营。

若没有整机厂作为链主,采取“有为供应链”方式扶持上游供应商,基础材料的工艺突破甚至连方向都没有,遑论突破“卡脖子”技术。而链主越是强大,零部件突破就会越快。例如,在柳工、三一重工的扶持下,常州恒立液压就得以率先突破掌握在日本KYB油缸手中的“卡脖子”技术。而有了链主的推动,恒立液压开始挑战难度更大的液压阀,对决业内霸主。郑煤机与鞍钢、武钢携手,在高端钢材品种上的突破,也是链主和供应商同步攻坚的一个典范。

链主如何推动供应链的发展,有几种思路可供借鉴:

第一种是应用反哺,使用供应商的产品,并提出大量的反馈意见。很多“卡脖子”技术,并非由于技术难以突破,而是因为供应商很难接触到用户实际使用的真实场景。中国3C消费电子的发展,就给中国检测设备带来了巨大的突破机会。例如,手机玻璃屏带有一定的曲面度,测量起来非常麻烦,以前多是采用英国泰勒霍普森等测量仪,但这种接触式测量,探针要在玻璃表面划过,容易造成划伤。得益于中国手机制造企业作为链主所提供的机会,深圳中图仪器公司开发出了曲面轮廓光学测量仪,可以通过白光聚焦的方式实现无接触式测量。从设备供应链来看,中图本身也是链主企业,也需要向上游供应商寻找合适的零部件。最初,其只能使用德国普莱茨特公司的光学共焦测头,在掌握初始样机的特性之后,中图大胆地引入了深圳立仪的共焦测头,通过提供参数和场景,经过三次迭代,立仪成功地在这类仪器上站稳脚跟,可以跟国外的测头进行竞争。

第二种是长臂创新,链主在链条上带动更多环节参与创新。汽车芯片是成熟制程,但依然“卡脖子”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汽车主机厂的芯片用量不足,导致德国英飞凌等芯片设计公司不愿意向其直接供货,而是选择供货给主机厂的一级供应商。加之其他因素,中国芯片厂商几乎无法入局。补齐汽车芯片短板,要靠主机厂的有为供应链理念。上汽通用五菱,就一直在坚持推动国产芯片的发展,通过跟一级供应商、芯片厂家、代工厂合作,在方向盘、电源芯片方面等带动了国产零部件的发展,让“卡脖子”的断点接续了起来。联想联合京东方,与上游供应商奕斯伟共同攻关电源驱动芯片,向后者提供使用细节指导和标准规范,使得奕斯伟的电源芯片快速成长,能够与国际上的垄断性电源芯片厂商一决高下。

第三种是卡点投资。近几年,很多优秀的企业建立了实体投资公司,投资给上游供应商,以解决技术卡点。华为2019年成立的哈勃投资公司,就投资于材料、测量设备等方面,应对技术封锁。到今年3月,哈勃投资的近90家企业中,很多都成为有绝活的小巨人企业。这种投资并不着眼于快速获得财务回报,而是致力于解决战术卡点。在被投公司进入正轨后,哈勃往往会抽身而退,转向新的目标。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