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严孟达:说“农历新年”又何妨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1-29 07:55
严孟达:说“农历新年”又何妨

漫步

中国文化“有容乃大”,有助中国赢得更多朋友。

最近,南洋理工大学校园内的字眼风波,在媒体和网上像一快小石头激起一阵涟漪。

南大中文学会、南大学生会和研究生会联办的新春活动展板上的英文字眼是How Lunar New Year is celebrated Around Asia,底下一行华文“亚洲各国春节习俗”,很显然,这是一个介绍亚洲各国庆祝“春节”的交流活动。然而英文的Lunar被人用笔涂改成Chinese,这位“一字之师”的身份引起了人们的联想。

展板上采用“Lunar”并无不妥,因为活动是为来自有春节文化的国家的学生而办,即使对没有庆祝农历新年的外国学生,也应该是受欢迎的。

主办方和南大学生事务处的立场完全正确;在新加坡的语境下,说“华人新年”也没错。李显龙总理每年都在大年除夕发表献词,向华族同胞拜年。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的社会,政治领导人一视同仁,为各族或是各重要的宗教节日祝贺。

多年来,“华人新年”和“农历新年”都为政府和民间所采用,没有一个规范化的称呼,也没有必要。从网上的反应来看,感觉被冒犯的学生认为Chinese New Year的Chinese,指的是“中国人“,有其神圣性,不能更改。但在大学校园的多元环境下,说“农历新年“更具包容性。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表就职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誓言”尽扫专制制度之流毒,确定共和“,宣告成立中华民国。隔日,孙中山便通令各省改用阳历,并以临时大总统就职日作为民国建元的开始,开启了中国与世界接轨之门。

民国政府曾经想向在19世纪明治初期废除阴历;一心“脱亚入欧”的日本看齐,也废除春节,但却告失败。农历自古以来,作为节气时令,民间习俗以农历为根据,并没有因此而走入历史。

数千年的农耕文化,将农历与中国人的思维与感情捆绑在一起,构成汉字文化圈的重要文化内容。

不用农历,哪来一年到头这么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等等,都是华人重视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隐含了华族的人生价值观,其他看农历过节的国家,如韩国、越南,也有不同程度和方式的庆祝。这些节日皆无须冠上“华人”二字。

中国已是世上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发达。中国人自信心更强,但也因此变得更加敏感。

中国凭借各方面的实力,更有优势扩充文化上的软实力。把农历新年定义为“中国新年”是一项文化企图心,但这种企图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把文化政治化也可能招致他国的政治反弹。

因Lunar New Year而感觉受冒犯,是一种唯我独尊的心理反应。中国文化长期以来便对亚洲邻国有深厚的影响力,尤其是汉字文化圈的近邻。然而,因高度自信而失去亲和力,甚至演变成偏狭的民族主义,可能在邻国之间产生疏离感。

西方社会的唐人街每到农历新年都会有舞龙舞狮,今天连印度尼西亚城市也兴起舞龙舞狮的风气。迎的是谁的新年,不言而喻。

中国年?农历新年?无谓之争,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当美国极力拉拢西方盟国和日本、韩国,加入它主导的反中科技制裁阵营的时刻,中国文化“有容乃大”,有助中国赢得更多朋友。

新加坡移民先辈从故乡带来的文化和民俗习惯在此落地生根,有所继承也有所发展。新移民的显著增加,带来更多姿多彩的文化,如本地人的味蕾已经习惯麻辣香锅的麻辣。吸收新养分,滋润本地文化,国人也同时面对保存与推动新加坡华族文化的挑战。

然而,什么是“新加坡华族文化”还是一个难解的命题。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的双语知识库应运而生,以弘扬本土华族文化的内涵与特色。

“新加坡华族文化知识库”将在明年中开始分阶段推出,全面介绍本土华族的文学艺术、语言教育、信仰习俗、流行文化和社群组织等领域的发展。

知识库是个重点项目,至今已争取到本地文化界和学术界人士的支持和参与。

华族文化中心主席吴绍均1月24日在新春团拜上说,通过华社合作打造知识库,除了有助于巩固现有的华族文化研究,也可开拓新的研究方向。

新加坡今日各方面的成就,是人文荟萃所致,文史艺术领域所累积的经验,是国家宝贵的文化资产。在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当会有在过去所忽略或视为理所当然而不当一回事的新发现。

早期的中国移民带来农历和农村习俗,今天中国以外的华人继承了饱含古人智慧的传统。

再过一周,便是元宵节,北宋欧阳修诗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年轻人更应该珍惜元宵好时光。

(作者是《联合早报》特约评论员)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