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任其:罗马帝国与银河系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1-29 07:55
任其:罗马帝国与银河系

见任见智

1776年,39岁的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出版了巨著《罗马帝国衰亡史》的第一卷。在之后的12年里,余下五卷陆续问世。全书从罗马帝国的五贤帝时期写起,直到15世纪君士坦丁堡沦陷,东罗马帝国灭亡,横跨近1500年的罗马帝国历史,当中甚至还提到了长城和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以及北匈奴的西迁、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等同时期在亚洲发生的历史事件。

有别于当时其他的历史学家,吉本在书中避免采取二手文献,而是依赖同时代的文献内容,并进行大量考证,从当时的政府、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客观的描写历史,因此也被后世誉为实质意义上的“现代”历史著作。

《罗马帝国衰亡史》对后世影响深远。丘吉尔就是其中之一。吉本认为罗马社会中道德与政治的沦丧,是导致帝国最终衰亡的重要因素。丘吉尔从中看到了罗马帝国与当时大英帝国衰落的相似之处,并在自己的演讲与著作中经常提到吉本的作品。

另一名深受吉本影响的是科幻巨擘艾西莫夫。他曾在自传中透露,自己横跨49年时间创作的《基地》系列小说,灵感来源就是《罗马帝国衰亡史》,在故事设定上“小小借鉴”了吉本。艾西莫夫在《基地》系列中讲述了一个星际帝国衰败的故事,聚焦于文明的兴衰起落,以及一群由科学家、政治家等人类精英组成的“基地”,如何竭尽所能,将无可避免的帝国衰败后的3万年乱世缩短至1000年。

《罗马帝国衰亡史》探讨了罗马帝国衰亡后人类如何重建新社会,而《基地》系列则探讨人类如何在文明衰落的情况下重建整个文明。

末世与末世之后人类文明的生存与重建,是科幻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历久弥新。或许这种对于末日的着迷与生俱来,深刻在我们的基因里。从宗教教义到科幻作品,对于末日的描述无不反映人类对于个体命运的脆弱无力及未来不确定的恐惧。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只有那些对于未来心怀畏惧,但同时又不会因为过于恐惧而无法狩猎觅食的远古人类,才更有生存下来的可能性。长久下来,这种基因逐渐占据了主流,躲过了一次次天灾人祸,成为宗教与文学中对末日的着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人类集体的进步与发展。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在《三体》《流浪地球》等作品中,也分别描述了两种不同的末日。前者属于地球遭受不怀好意的外星侵略,人类社会同仇敌忾,团结一致抵御外敌,但最后却与侵略者一样,被更高级的文明所摧毁,将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展示得淋漓尽致。后者则异想天开地在出现太阳氦闪这种末日危机时,要“带着地球去流浪”,逃离太阳系。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不难发现一个物种的诞生于随机,灭亡也不可避免。人类与地球上其他物种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会用尽方法延迟灭亡这个结局的到来。但在所有可能造成人类灭亡的因素中,或许自我毁灭才是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毕竟从第一名猿人开始直立行走以来,我们就从未停止互相厮杀。这恐怕也是任何历史书或科幻小说所无法回避的问题。

(作者是伦敦商学院MBA硕士生)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