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张竞:台湾半导体产业——护国神山抑或怀璧其罪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9-24 09:46

来源:台湾《联合报》

作者:张竞

从2020年起全球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因为积体电路晶片产能短缺影响,逐渐演变成全球晶片短缺危机(Global Chip Shortage Crisis);但随着全球经贸整体情势发展,最后亦在2021年开始成为全球供应链危机(Global Supply Chain Crisis)重要环节。

造成全球晶片供需失调到达危机地步因素很多,其中当然包括从2019年就开始逐渐爆发之全球性疫情,大量作业人员染疫,原料与精密机具及耗材运输受阻,让生产作业受到冲击。再加上许多遍布全球不同地域之半导体制造业,受到极端气候影响,无法稳定供电供水,更让情势雪上加霜,危机不断升级。

而美国在特朗普主政时期,华盛顿与北京双方所进行贸易战,由于美国针对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业者,采取制裁手段,希望透过政治干预重组供应链,也产生相当程度冲击。全球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在天灾人为两面夹击下,才酿成当前仍未完全落幕之全球晶片短缺危机。

就经济供需秩序来说,当供应源状况稳定无虞,多半制造业与消费者都不会产生危机意识。但历经过去两年冲击,半导体制造业对于其下游高达百余个不同产业,所产生连动牵引效应,让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体系,不但从经贸供需稳定角度来审视半导体产业,亦开始自国家安全面向切入,思考半导体产业所具备之战略意涵与地位。

此时在全球产能与技术能量稳居领先地位之台湾半导体产业,自然就成为各方瞩目焦点,尽管在前述全球性晶片荒风潮下,获得国际社会重视,并且让台湾社会将其定位誉为护国神山。但天下事物总都是福祸相倚,显然很快就成为国际强权觊觎目标,政府与业界面对压力,到最后很可能会是怀璧其罪必须拱手相让,让半导体产业若非被迫将产能移转,就是在市场产销过程上受到干预与限制。

在过去几个月中,美国拜登政府因为全球半导体制造业过度集中,而公开点名台湾半导体产业能力,将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要素之政务首长,其中就包括财政部长耶伦以及商务部长雷蒙多。甚至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沃克(Robert Orton Work)亦曾经插上一脚,声称由于中国大陆对台湾构成威胁,因此美国半导体过度依赖台湾产能满足需求,其实相当危险。

不过台湾之所以会成为全球先进积体电路晶片制造产业汇集点,其实是基于多项因素所逐渐演变而成;假若仔细审视台湾半导体制造业整体运作脉络,不但从生产过程来看,垂直分工体系相当完整,就周边产业水平分工相互支援来说,更早已构成产业聚落,其扎根深度与分散广度恐怕远超产业政经观察家所能想像。所以尽管国际社会都理解到半导体制造产业能量过度集中在台湾,但若是想要将其迁移或是疏散,恐怕其成本与代价会是相当惊人。

在此种明知鸡蛋都摆在这个篮中,想移开或是分散至他处,不但是所费不赀恐怕亦要大费周章;而且就算是将几个标志性大厂迁移,其实未见得能够带动相关周边产业随之转移,因此预估成本效益恐怕是绝对经不起精打细算。但正是因为立足于台湾之半导体制造业生产网路具有如此钝重性,更让台湾因握有半导体产业所具产能,获得更高之战略价值与地位。

不过究竟要如何来评断台湾半导体产业之战略价值,首先必须指出,由于半导体产业系属于制造业,因此在相当程度上,其不像资源产业般具有可掠夺性。制造业必须仰赖整个生产过程所有要素,其中包括原料、技术、机具、设施与从业人员共同投入,才能够完成生产作业。

所以尽管有人认为台湾半导体产业各个企业与生产设施,很可能会成为武装冲突下被摧毁目标;不过就武装冲突之军事意义来说,半导体产业生产设施并非在军事攻防过程中,攻者所必取守者所必固之战略要点或是要域,所以针对半导体生产设施将其列为兵家必争之地,确实机率相当有限。

但若是在考量到其产业特性,其生产设施、机具与营运系统,经过战火洗礼受到破坏后,将必须耗费高昂代价才有可能重建。而且就算重建其产能,再受到经济封锁与贸易制裁下,亦未见得能在国际社会重新获得市场。所以整体来说,半导体产业能量在武装冲突发生后,受摧毁破坏可能性虽然存在,但亦有可能会受到突击挟持,在尽量保存其产能与设施完整前提下,反而成为军事作战重要目标。

但是对于仰赖台湾供应积体电路晶片之其他国家产业来说,台湾半导体产业受到破坏,就有可能产生供需失调灾难性后果。所以要论台湾半导体产业在两岸发生武装冲突后之军事攻防价值,不能光从单纯直接之野战用兵攻防角度来看,可能要将视野放宽放远,才能掌握理解其究竟具备何种战略价值。

台湾半导体产业所具生产能量在台海发生冲突时,究竟是否会让国际社会产生足够之干预诱因,其实是安全政策与军事战略上还未能仔细厘清与完成辩证之议题。尽管各方都知道台湾半导体产业对全球供应链来说举足轻重,但其在安全战略上究竟能够产生多大效应,仍然等待各方深入探讨与辩论。

(作者是台湾中华战略学会资深研究员)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