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泉野:三个中国舆论热点 看“信心比黄金重要”从想像走向现实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5-07 10:07

来源:香港01

作者:泉野

过去一段时间,有几起热点事件,看似彼此无直接关联,但都在以某种直接有力的方式解释着一个老生常谈的命题:对今天的中国来说,信心为什么比黄金更重要?

第一起事件是北京疫情初期的抢购物资潮。4月24日北京爆发新一轮疫情伊始,北京民众很快开始囤货与抢购物资,以至一度出现不少商超货架空空、网店骑手无法配送的紧张局面,各大商超不得不采取临时延长营业时间的举措,以缓解物资抢购潮。虽然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在4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已经明确告诉人们“目前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场货源供应充足,交易正常”,但因有上海的前车之鉴,北京民众仍选择有备无患,物资供应充足是可信的,但能不能及时配送到民众手中,则是未知数。

第二起事件是“马某某事件”。5月3日,中国官媒发布一则短消息,引发资本市场剧烈震动,社会层面亦因之展开“全民竞猜”。该消息称,杭州市国家安全局4月25日依法对勾结境外反华敌对势力,涉嫌从事煽动分裂国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马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消息一出,舆论锁定两大关键词——杭州、马某,纷纷猜测这里的“马某”即是过去两年时间里负面新闻缠身的马云。虽然官方很快将“马某”修正为“马某某”,并对“马某某”真实身份进行了说明,但此一“来去匆匆”的事件,却将资本市场的不安全感暴露无遗。

第三起事件是五四青年节之际官方与民间的温差。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既是五四运动103周年,也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依循往年惯例,在五四青年节前后,中国官方媒体纷纷发文,寄望青年奋勇拼搏,“敢于出圈”,“挑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作为铺垫,中国国务院新闻办4月21日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这也是中国首次专门就青年群体发布白皮书。虽然官方不仅承诺政府高度重视解决青年“躺平”及“佛系”现象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白皮书亦表示这些都是极少数现象,不懈奋斗的是大多数,但在民间和网络上,舆论却近乎一致地“集体躺平”,悲观的情绪持续蔓延。反倒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与B站合作推出的“不被大风吹倒”,获得人们纷纷转发与点赞。

以上三起事件,虽然很快过去,但背后反映出的问题不容低估,因为都关涉人们的预期和信心——北京抢购潮是人们对疫情爆发后政府治理能力的不信任,“马某某”事件是资本市场对中国持续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恐慌与担忧,青年的认知温差则是官民之间对未来预期不同的必然结果。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