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剑:政务官治港成为历史?
来源:香港01
作者:林剑
特首林郑月娥宣布不会寻求连任,特区第二把手、政务司司长李家超盛传参选,如他参选并成功当选,将象征“武官”系统势力进一步跃升。但有人欢喜有人愁,政界关注,随着林郑月娥的特首生涯步入尾声,过去一些林郑支持者会否四散,转投其他阵营?
政务官(AO)出身的林郑月娥,任内起用不少AO出任局长,这批“AO党”又何去何从?政界人士及学者都相信,无论接任特首的人是谁,公务员系统势必迎来一场大改革,其中主导香港半世纪的“AO治港”旧秩序,将走入历史。
背景:政务官撑起港府半世纪 问责制推行后改变有限
六七暴动后,英国殖民地政府开放行政架构,被视为管治团队精英的AO,华人成员逐渐增多。这批政务官一般来说并非某一特定范畴的“专才”,而是更看重其形象、中英语俱佳,属于“通才”,透过调任不同部门累积公共政策经验,成为管治骨干。这批六、七十年代加入政府华人政务官,在中英谈判后至1997年香港回归的过渡期大放异彩,成为各政府部门的首长,代表人物当数回归前升任布政司、财政司的陈方安生和曾荫权。
公务员平稳过渡,获得《基本法》的保障,第一百条明确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前在香港政府各部门,包括警察部门任职的公务人员均可留用,其年资予以保留,薪金、津贴、福利待遇和服务条件不低于原来的标准。”而实际上,“AO治港”的格局在回归前后已深入骨髓,正面来看,他们的特征是廉洁、高效,但相对地较少涉足政治,行事多讲既有程序,亦因此引发1998年新机场大混乱后,时任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拒绝负政治责任的争议。
由于时任特首董建华察觉到问题,于2002年推行主要官员问责制,局长及司长皆为政治委任官员(2008年扩展至副局长及政治助理)。原意是希望问责团队可物色一些与特首理念相近的政治人才,并就政府施政问题负政治责任。不过实际执行下来,由于本地政治人才供应有限,即使有顶尖人才亦未必愿意加入政府,不少高官都是由顶层公务员直接晋升,因此“AO治港”的格局多年始终没有大变。
2012年无政府高官背景的梁振英当上特首,当时政界其中一个流行的说法是,政务官对于梁振英政府的施政出现“阳奉阴违”现象,某程度梁亦须依靠AO出身的林郑月娥驾驭政务官。
修例风波有政务官“倒戈”
2019年修例风波,进一步将“AO治港”与“新秩序”之间的冲突推向极点。当时不少公务员团体打破“政治中立”,加入批评特区政府与警方执法,甚至举行集会反对政府。其中在元朗7.21袭击事件轰动全港后,逾百名政务官匿名联署,要求林郑月娥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修例风波以来在社会所引起的大小事件,震动政府内部。须知道整个政务官编制(根据公务员事务局资料)只有区区七百多人,一百多人“作反”已是一个很高的比例。而作为管治骨干,公务员是政府不能失去的一个板块,遑论被视为政府“明日之星”的政务官。
最终修例风波乱局冷却,《国安法》的制订扭转香港政治格局。其中对于公务人员,明确要求他们就任时须宣誓或签署声明拥护《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首次将公务人员的政治效忠,清楚列入法定要求。政府现时已完成相关工作,百多名公务员由于拒签声明离职。
政府调整公务员升迁、聘任要求
在政界层面,改革公务员聘任和升迁制度的声音也不止于耳,政府内部的用人标准,亦出现微妙变化,例如政务官出身的李百全,去年3月空降香港电台出任广播处长,短短数个月即全面整顿港台这个被建制派形容为“顽疾”的部门,收服得妥妥贴贴。
2021年《施政部告》,林郑月娥首次提出将会检视首长级公务员的选拔和聘任机制,开放更多高级公务员职位,同时让公务员与外间人士竞争,被视为改革公务员制度的第一步。
林郑“爱将”聂德权前途如何?
有资深政界人士分析,随着林郑月娥这位出身政务官系统的特首未能连任,象征AO在政府架构内的角色进一步削弱。林郑月娥曾经说过,在新政治环境之下“个热厨房冇咁热”,相信可以吸引到更多外间的政治人才加入政府,估计在新政治局面下,日后“AO党”在政府内部的影响力会进一步减低,或必须展现政治忠诚及执行“硬任务”,才可在未来特区管治中占有重要席位。其中一个在新格局下可能受到影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数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
1986年加入政务职系的聂德权,于2017年接任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被外界视为林郑的“爱将”。2019年的区议会选举,建制派“崩盘式”落败,政府当时未有延迟选举,据报主事选举的聂德权被建制派“笃到背脊开花”。
据了解,政府在2020年4月首轮人事变动中,聂德权在林郑力保下,平调至公务员事务局。聂德权接掌公务员事务局后,表现相当积极有为,负责公务员宣誓这项“辣手”任务。他亦继续获得林郑器重,于疫情期间获安排统筹疫苗接种计划,主力谷针;于高官“洪门宴”丑闻中,负责调查公务员系统内的涉事者纪律行为。
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表示,观乎现时的特首热门人选,全部都非政务官出身,无论最终谁人当选特首,可以肯定的是“AO治港”神话将会幻灭。他指,“武进文退”是过去几年明显的现象,如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当选固然会再进一步,但即使最终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跑出,“AO党”的地位无可避免会继续矮化:“以前北京尚且可能想借林郑月娥管治经验,带领公务员团队,但过去几年还是搞得一团糟。”
他预期,新任特首无论由谁人担任,大规模的公务员体系改革已难以避免,具体如何做现时言之尚早,但一些首长级职位“横插”,不一定内部晋升,政府现时已在做。
刘兆佳:AO通才难应对西方压制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表示,AO一向谨慎施政、程序挂帅,面临重大行政问题时,在政治领导上有不足之处,特别是AO通才在应对西方压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无胆识推行改革。他认为在政府最高层位置,不排除从外界引入更多具政治历练、国际视野的人才。
汤家骅“有感而发”:一些人尽心竭力只换来误解
伴随政府换届,行政会议的任期亦会随之结束,林郑决定不连任,一些曾经表态支持林郑的行会成员前途亦成疑问,例如汤家骅。他昨日社交网“有感而发”,写道:“有些人从政,是为了权力;有些人从政,是为了名声,或利益;但也有些人只是为了一点信念、一份回馈社会之心。一些人毫不费力便赢得一片掌声,一些人尽心竭力只换来一些误解;但如果你计较这些,你便根本不应从政。”
汤家骅回复笔者时指,该帖文没有刻意指明任何人,“希望读者心领神会”。至于未来如获邀请会否再担任行政会议成员,他指现阶段不宜评论:“政治一日变化都可以很大,不可能现在划定一个界线。”他认为,现届政府5年任期内,行会与特首互动良好,而个人亦透过今届行会的工作,实践到一些个人的政治信念。
陈智思赞李家超胜任特首
曾任林郑竞选办主任的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昨日接受传媒访问时称,林郑不参选决定适当,可让香港有一个新开始,又相信李家超有经验及能力胜任特首,可以立即接手处理香港经济复苏等议题。有资深政界人士笑言,随着林郑宣布不参选,其支持者或盟友很快便会“过档”,转为支持最有机会的参选人,这些情况在以往特首选举已屡见不鲜,昨日就有多名政界人士大赞李家超,或许这就是政治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