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胡林生:方言的消失是历史必然吗?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3-10 08:10

语文课题

《海峡时报》2月26日刊登了读者投函《方言问题难说清楚》(Getting tongues tied about Chinese dialects),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以下几个观点:

一、方言的消失是新加坡现代城市国家自然发展的结果,国人不必因宗乡情怀而耿耿于怀。

二、对很多接受双语教育的学生来说,华语文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挣扎过程,他们对方言的消失并不十分在意。

根据2020年的数字统计,全国大约48%的国人以英语为家庭用语,用方言者只占9%。此外,在27万4000名五岁到14岁的孩童中,只有4200人在家里应用方言交谈。

普通话是中国最广泛使用的标准国语,方言的应用功能远远落在普通话之下,所以,掌握华语更为重要。

作者的观点的确触及许多尖锐问题,可惜没有深入和全面探讨跟方言密切相关的精神意识和传统文化层面,论断似乎有欠周全。因此特为文跟作者探讨、商榷。

方言的文化脉络

谈到方言,我们不能停留在乡音、乡情和宗亲关系的层面。方言的教育和社会功能,要比宗乡情怀更为深入和广阔。首先,在精神意识和价值观方面,宗乡社群通过方言,传达了在宗亲关系、礼节习俗、扶持互助和族群凝聚力等传统理念和精神价值。

其次,方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泉,许多活动都由方言主导,如音乐、曲艺、地方剧和歌舞等。方言一旦消失,这些非物质文化活动就无法展开。

双语和多文化的实践

独立建国以来,新加坡一直奉行双语多文化国策。这个政策的实施,主要分两个层面:在思想沟通和语言教学上,鼓励国人掌握两种语文,即英语和母语。在社会和社群结构上,要维持多元文化特质。

所以,英、华、巫、淡米尔语,同列为官方语文。英语是各族的共通语,是行政、学术、经政、研究等主干语言,其他三种语文虽是弱势语言,但三族的语言和文化都得到宪法的保障,以维持社会的多元特质。

华语虽是华裔族群的共通语,却无法在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的认知和传承上,发挥跟方言同等深度和广度的影响力。所以,方言的消失,肯定会削弱华裔族群的文化积淀,造成族群文化内涵的空洞化,导致新加坡逐渐成为西方化的单语社会,双语多文化的国策无疑将名存实亡。

华文的学习瓶颈

任何语文的学习,从来就不会是轻轻松松、一蹴而就的过程。面对困难和压力,艰苦挣扎自然在所难免。据我所知,中学毕业的学生,华文的及格率都在80%到90%,并且很多学生在高中时已提早免修华文,这说明华文的学习并不是大部分学生所面对的难题。

华文学习的瓶颈主要是功能问题。如果学生只学会考试技能,那是工具式的语文,考试过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绝不会热衷华文或毕生爱好华文,文化断层现象将继续恶化。所以,如何打破这种工具式的语文学习模式,充分利用电脑科技来强化课程的文化内涵,值得大家思考。

有人说方言是学习华文的障碍,这个纯属臆测的推论应该加以修正。华语和方言同根同源,都是源自古汉语体系而演变的地方语言,在语音、构词、词法和句法上,彼此有很紧密的对应关系,不是两个毫无关系的语言。方言对华文的学习有明显的助力,语言学家已有共识,我们完全无须过虑。

方言消失的可能性

作者依据应用人数的多寡,以及普通话的实用功能远远超过方言,进而推论方言消失的必然,显然是偏颇的主观看法。

新加坡的华裔族群,主要是中国南方的闽、粤、潮、琼、客、桂等不同宗乡社群所组成。他们飘洋过海来到这儿,历尽艰苦沧桑仍毅然健在,凭的就是那股坚韧不拔的宗乡精神。维系这种精神的动力,就是方言。请问各宗乡团体的领导,谁愿放弃这个神圣的历史责任?

普通话成为中国的标准语后,各地方言仍然扮演地方文化教育的重要角色。只要方言的语用空间不受针对、局限,生存和发展必然不成问题。新加坡也不例外。

新加坡华族子弟讲说方言人数的下降,的确是个事实。年轻华族的通婚,已经不讲究同宗同乡关系,婚后多使用中立的语言——华语。华语是他们后天的习得语,使用功能远比不上英语那么靓丽,所以很多年轻人就选择了英语为家庭用语。如何强化华语的家庭用语功能,也许是华裔族群扭转目前趋势的最大挑战。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方言的消失并不是历史的必然。不过,要强化华族子弟的华语或方言,进而维系和传承华族传统文化,坚持双语多文化政策目标,仍须华裔族群的群策群力。

作者是教育部华文专科前视学

教育部课程发展署中学华文编写组前主任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