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华 苏伟:印太经济框架要防止“印太版欧盟”出现
任华 苏伟
2022年2月11日,美国拜登政府发布题为《美国印太地区战略》文件,宣称将在印太地区投入更多的外交与安全资源。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亚洲之行中,再次提到打造“印太经济框架”的设想。
“印太经济框架”的概念最早是美国总统拜登在2021年10月,以视频方式出席东亚峰会期间提出的。这个框架宣称美国将和印太国家在贸易便利化、数码经济和技术标准、供应链韧性、碳排放、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劳工标准等方面确定共同目标。
近年来,印太地区国家对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并积极付诸行动。印太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多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印太经济一体化。特别是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逐渐落实(RCEP实际上缩小了“印太”的范围,排除了太平洋东岸的国家),印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朗,各国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协作程度会大大增强。
表面看来,印太经济框架在经济上继续孤立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但真正的意图是防止印太地区出现对外独立、对内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体系,防止“印太版欧盟”的形成。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直在全球范围内防范新的挑战者出现。与美国具有相同价值观的欧盟成立之后,大西洋裂痕却愈演愈烈,欧盟甚至成为美国单极霸权,尤其是经济霸权的主要挑战者之一。
如今,印太地区逐渐显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使美国担心印太地区出现第二个欧盟。而印太地区国家多元化的价值观以及同美国的价值观迥异,更加深了美国的担忧。防止这种潜在挑战者的出现,是印太经济框架出炉的深层次原因。
从长远来看,如果印太经济框架按照美国的设想落实,将会极大地冲击以RCEP为代表的印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多年以来,这些机制将印太各国原本分散和粗放化发展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互补性逐渐建立起来。但当前看来,这种互补性十分脆弱,主要原因在于印太地区的政治互信程度较低。
印太经济框架提出后,有美国媒体就认为印太经济框架或许会成为富国俱乐部,原因在于该框架拉拢的主要对象,是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核心盟友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以及亚细安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印度尼西亚、亚细安重要的新兴工业国家越南。印太经济框架对越南和印尼的拉拢,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肢解印太经济一体化原本就脆弱的互补性。
在政治上,亚细安在印太地区合作中的中心和领导地位一直是各方的共识。在经济上,亚细安和亚细安国家是改善地区经济一体化脆弱互补性的关键节点。
新近实施的RCEP是亚细安与各方经过10年的艰苦谈判,才得以签署,虽然需要时间消化,但这恰恰体现了亚细安继续在印太地区合作中扮演的中心地位。亚细安一直倡导的非排他性和舒适性原则,是各方承认其中心地位的关键,印太经济框架则从根本上违反了这一原则。
从亚细安的视角来看,亚细安重新建立新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的机会成本、沉没成本(长时期与细致谈判的成本)和菜单成本(重新谈判新的合作清单与技术细节的成本)巨大,亚细安抛开现有经济合作机制,而另起炉灶与美国印太经济框架对接可能性不大。即使加入,也会处于边缘地位,而不是像RCEP那样处于平等甚至是中心地位。
印太经济框架能否对亚细安领导的印太经济一体化造成消极影响,主要取决于相关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以及对合作领域必要性和合作的坚定程度。
作者任华是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
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苏伟是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区域与国别研究室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