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观点:香港官员看不看收费电视?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2-16 14:11

来源:香港01

01评论

不知道官员看不看收费电视,但香港政府似乎认为有线电视经营不下去,跟他们不大相关。行会周二(14日)批准有线交还牌照后,表示“应由有线电视自行评估其业务前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发言人也指出这“纯属商业考虑”,“政府尊重有关决定”。

有线电视的电影台、娱乐台、体育台、儿童台等是不少人的集体回忆,但吸引力早已经不如往昔。订户人数由2017年中的88.9万跌至去年中的68.3万,六年间跌幅达到23%。有线的新闻稿归咎于“近年媒体市场结构急速改变,环球收费电视经营者及付费内容提供者竞争日益激烈”,不用请教专家学者,大家都知道关键在于串流平台。

科技进步改变了影视产业

在二十年前要看外国电影和剧集,主要还是透过本地电视台购入版权播放。但以Netflix为首的串流平台,利用不断进步的网络速度、串流品质和分辨率,早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影视播放模式,将世界各地的影视节目送到电视、电脑以至智能电话。用户也不用受节目编排的时间所限,也不囿于固定的电视机,做到随时、随地收看。

串流平台对电视经营的冲击,在世界各地雷同。五十年历史的美国收费电视HBO,一手打造由《色欲都市》到《权力游戏》等热门剧集,在2020年也推出了HBO Max,加入串流平台的红海;坐拥美国和欧洲庞大电视市场的Comcast,同样在2020年推出了串流平台孔雀,订户由2021年第一季的900万迅速增长至去年底的2000万,打进了美国串流市场的第七位。

Netflix的订户人数是2.3亿,急起直追的Disney+也达到1.6亿。过去一年,串流平台在美国超越了收费电视的市占率,趋势看来难以逆转。

这不是说串流平台完胜电视或电影院。《黑寡妇》前年在美国戏院及串流平台同步上映,票房仍然轻松破亿,说明了戏院提供的影音体验仍非串流平台可取代。至于新闻报道及体育赛事直播,也是电视台优胜不至一筹。不过亚马逊、派拉蒙等串流平台已经染指美式足球NFL的赛事直播,电视面对的竞争肯定会愈来愈大。

香港只能输入海外影视?

影视媒体的作业模式改变,反映科技进步;推陈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也让消费者更多选择。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当然是“商业决定”,问题是香港人能否参与其中,有否分一杯羹?抑或只能订别人的服务,购别人的产品?

这不是狭隘的本土主义,主张只能用本地服务、本地产品,这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亦是不可能的事。而是在全球化之中,不同经济体理应各有角色,有输入也有输出,贸易有来也有往。而影视产业,一直都是香港政府推动的对象——至少立场上如此。

在2007年,Netflix推出串流平台,开始改变影视播放模式,同年曾荫权在《施政报告》中仍然自诩港产片“扬威国际”,说“创意产业需要加快发展”,实际政策却是欠奉。到了2013年,梁振英在《施政报告》推出“首部剧情电影计划”,全额资助新秀导演拍摄电影,但同年Netflix已经涉足影视制作,推出风靡全球的《纸牌屋》,更全面地主导了影视生产链。

直到去年的《施政报告》,政府才推出新的资助计划,推动香港与其他亚洲国家合拍电影,以及制作串流平台剧集。这时候,串流影视已由蓝海变成红海。

在串流年代,影视产业面对的是全球竞争。即使只看亚洲,竞争也是非常激烈。台湾的CatchPlay和KKTV未成气候,内地的爱奇艺在两岸站稳了阵脚,韩国制作公司CJ ENM也打入了国际市场,旗下影视作品如《上流寄生族》和《爱的迫降》大受好评。事实上,香港不少媒体已经变阵迎战,例如电讯盈科在经营收费及免费电视的同时,亦以串流平台Viu尝试打入印尼、泰国及菲律宾市场,TVB则有myTV SUPER及TVB Anywhere两个串流平台对应香港及海外观众。

“有线电视近年连年亏损,经营环境困难”,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说得不错。但如何壮大香港的影视产业,不至于在全球市场缺席,并不是“纯属商业考虑”,而是政府的发展策略问题。这既关乎促进经济,也是香港软实力的一部分。香港若能输出影视文化,比起政府拍多几条宣传片,更能说好香港故事。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