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审慎看待第四季就业增长
人力部1月28日发表的《2021年劳动市场报告》显示,去年全年总体就业人数同比增加4万零800人,扭转了前一年锐减16万6600人的情况。人力部也预计,失业人数下来几个月会下降到冠病疫情暴发前的水平,表明经济复苏有持续动力。与此同时,本地经济前景仍然面对挑战,世界经济前景同样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对本地经济和就业市场的未来审慎乐观之余,也须强化劳动市场的韧性,为可能出现的变数做好准备。
靠着全民上下一心,新加坡沉着应对冠病疫情对生命和生计的威胁,避免了很多国家所出现的经济混乱和社会撕裂。在彭博社最新公布的全球抗疫排行榜,新加坡上升了13个名次,名列全球第五、亚洲第一。就业市场的逐渐复苏,就反映了这一成绩。但是,新加坡的经济前景仍面对不确定性,包括传播力更强的奥密克戎病毒株肆虐、个别行业的离职潮,以及全球供应链和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压力。同时,复苏过程对不同群体的影响不一,后疫情时代会否加剧贫富差距,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联合领导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的财政部长黄循财在1月21日的记者会上指出,奥密克戎可能导致劳动队伍中有更多人感染冠病而请病假,对企业运作和必要服务或造成影响。他说,下来数周的确诊病例料将剧增。尽管多数病患属轻症,不会造成医院和加护病房不堪重负,但这些员工仍会有好几天不能上班,推高整体缺勤率。这很可能打击经济的正常运行。
横行两年的疫情重创了许多人的心理健康,促使更多人反思生命的意义,在发达国家引发了一波离职潮。本地也不能幸免,一些青壮年人出于不同的理由,纷纷离开原属岗位,或选择暂时退出劳动市场。此前,媒体已经报道了医护人员短缺的现象;律师公会近日则警示年轻律师放弃执业的情况严峻。如何避免离职潮拖累就业市场和经济的复苏步伐,或是各方必须正视的中期挑战。
作为开放的经济体,世界局势的变化势必影响新加坡的经济和就业表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相继警告,今明两年的经济前景恐怕不如预期,更相继调低了增长率预测。美国联邦储备局为应对通胀威胁提早加息、全球供应链中断难题短期无法克服、中国坚持清零政策或许恶化供应链问题等,都在施压脆弱的经济复苏。世界能源供不应求,以及俄乌边境冲突升级或削减能源供应,均是逆转经济前景的潜在因素。
在这些变数面前,新加坡唯有继续沉着应对,为疫后提前布局,把握新机遇。经济发展局1月26日发布的年度投资数据显示,去年的1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较前年的172亿元减少31.4%。当这些项目全面落实时,估计可在未来五年创造1万7376份工作,每年带来约168亿元经济增值。这些新增就业机会,预料大多是面向国际市场的高收入优质岗位,有利于本地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
在照顾中高收入阶层的同时,中低收入群体也有望看到更美好的前景。垃圾管理业将从明年7月1日起落实渐进式薪金制度,预计3000名本地从业员将受惠。接下来会落实渐进式薪金制的还包括餐饮、零售、分层地契与设施管理等行业,以及行政助理与司机等职业。已经落实或即将推行的行业则有清洁、保安、园景和电梯维修业。人力部预计,到了2023年,本地94%全职低收入员工将从渐进式薪金获益。
收入差距扩大是冠病疫情所带来的世界性副作用之一,未雨绸缪的做法不仅是保障就业,更不可忽视社会公平。强化本地劳动市场结构,提高劳动队伍韧性,将为新加坡经济在后疫情时代的反弹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