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锐:读万卷什么书?行万里什么路?
随着愈来愈多人获取信息和新闻的方式是通过社交媒体,再也不是正式的纸本报章、报章网页或官方的新闻推送,结果只会有愈来愈多的既定印象的形成,甚至是僵化。
这一年来,因为学术假的缘由,有机会到世界各地进行较长时间的访学或研究,当然也少不了开会和旅游。也因如此,待在国外的时间,也不比国内少。其中一个最大的体会是: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特别在这个假信息满天飞的科技时代和虚拟空间。
是的,如今我们太容易误以为我们读万卷小红书,行万里网路,就可以在信息时代通畅无阻。甚至以为自己能够从互联网、抖音、微博、脸书、IG、WhatsApp等社交平台上唾手可得铺天盖地的信息,就等于是拥有了全世界的高眼界,或者透视局势的千里眼,甚至打开古人症结和盲点的金钥匙。
实则相反,如此自以为是的顺风耳与千里眼,正是最大的盲点和伪超能力,甚至让我们对世界少了更谨慎的辨识与用心。我当然不敢说自己在各地旅居或行走所看到的,就是真相的全部或者更为全面,但恰恰相反的是这些经历实在教会我可以更客观,并以更开放的心态,去面对这些或许以偏概全、或许以全概偏的现象与面貌。
社媒散播不实的港台情况
举些例子说明。例如最近在香港开会之前,好些网络社媒散播着那里已经面临极大经济挑战的消息,甚至已经进入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萎缩,特别是2019年反修例风波后又有冠病疫情,简直雪上加霜。有者还说某些个商场里头撤出的商家比留驻的商家还多,热钱爆撤、富人外移、街上冷清,甚至更有说在社会上听到的普通话比广东话还多。
事实上,当自己到达以后却发现不尽然如此。随着今年第一季香港经济增长,我们仍然看到某些商场里头的热闹景象与市场经济的活力,依然目睹港人的忙碌与匆匆的行色,甚至地小人多无法避免的地铁上的拥挤。或许不能与过去最繁华的时候相比,但确实与社媒所散播的萧条印象出入颇大。但与此同时,我发现市容美化了、在地人的声量放低了、服务态度改善了、问路后更有耐性帮忙了——这些可取的进步却几乎完全没在国际社媒中流传。我还因为难得听到一两句粤语粗口,而发出记起过去的会心一笑呢。
确实,我们也遇到好些大陆内地的游客在各景点出入,但很大的程度上没有因此而减少听到广东话的概率,广东话的交流仍然是亲切而舒服的。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看到更多的文化活动与文化空间,例如西九文化区精彩大气的m+艺术广场和庞大的展览空间(那里纯艺术与拍卖行并置,难得的功能互补),还有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蓬勃的文化艺术活动等等。我们当然知道香港仍然经历着脱离殖民地、回归中国后的巨大转变,当中的方方面面都应该得到足够的正视。
接着谈谈台湾印象。近年来的台湾似乎在社交媒体上陷入“后亚洲四小龙时代”的刻板或固定的印象——即20余年来经济放缓、薪金低落、发展迟滞,通货膨胀高涨,而年轻人一窝蜂往外出走,经济与民生环境已经大不如前。然而我们在疫情后几次到台湾开会、交流,发现虽然社会上如市容、住屋、交通等,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提升,但是人们却没有外传的浮躁,也未有年轻人或人才的集体出走流失。
数字会说话。我们看到台湾近八九年来的经济发展,增长率平均为3.1%, 甚至高于好些曾经并列四小龙的国家和地区。它依然在守旧和创新中努力走出自己的道路,例如老字号商店、名人文化故居、老艺术形式还保有许多,间中又以崭新的形式与姿态展现创意——例如具有文化传统底蕴的文创产品,或者尖端科技的半导体、晶片的领导地位。台语、客家话、华语仍然充满生命力,也在下一代中得到保护与传承。从新知旧雨处得知,好多人还在坚持理想地努力,还对未来带有憧憬地打拼,对文化艺术充满热情。我们谈台湾的乱,必定也要谈乱中之序,谈其困境和挑战,也不可不谈其文化滋生出来的正能量和可能的出路。
真实与偏见
转换个场景再说说南非。在离开新加坡赴南非之前,几乎所有去过或没有去过的朋友,都耳提面命警惕我们要千万小心,甚至说万万不要离开旅行团一步,或者绝不踏出酒店半步,仿佛罪案就是那里的空气。言者言之凿凿,还流露出一种关心却又担心的眼神,让人不自觉地紧张并警惕起来。结果我们无时无刻不步步为营,甚至莫名其妙地提心吊胆。
然而,我们始终觉得全程似乎仅在约翰内斯堡巨大的泡泡中看山赏水寻野外生物,与居住在高围墙、铁丝网环绕的豪宅里的南非白人颇有相似,却与南非真实土壤千差万别。一直到行程最后一天。我们终于决定踏出泡泡舒适圈脱离团队,真正走入开普敦的南非人生活。
我们与当地一位黑人导游进入记录黑人赶迁史的博物馆,又由出身80万黑人城镇(Township,有者翻译为贫民窟)的青年带领,深入到南非黑人的住所。 看着他们三个家庭共十多人,居住在相等于我们组屋房间大小的临时房间里(说临时,但等待分派房子也等了20年!),三张小床供三个家庭的三对夫妻使用,而所有的孩子就只能挤在地上。即便我们看到恶劣短缺、贫瘠不堪的生活环境,他们却以诚挚的笑脸相迎,甚至以让我们充份感觉安心与信任的方式交流。 讲到种族隔离的斗争与压迫,他们眼角泛光,但谈到对政改的期盼与对未来好转的迹象,却又立刻眼睛发光。震撼跃动与安心沉潜的情绪,不断在我们心里摆荡。
之所以简述以上几个必然也仅能算是片面的各地印象,我其实更想导入的是他人对我们岛国的印象必定也是如此,肯定也有以偏概全的可能。例如在美国纽约和波士顿访学,与当地的陌生人谈到新加坡,大多就听过而已,顶多会提起近来在美国国会供证的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甚至向我再三证实新加坡不在中国),或者近年的热门电影《摘金奇缘》(Crazy Rich Asians)刻画出的新加坡富人的刻板印象(我还要强调电影中的豪宅其实还要到马来西亚取景拍摄)。在加拿大多伦多情况稍微好些,但也就是知道狮城的地理位置,以及城市小岛的印象。
在旅居日本访学的时候,当地人就当然都知道新加坡,然而好几位对新加坡的印象,不约而同的就一个字——贵。听到亚洲第一个获得发达经济体标签的国家、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日本这么说,果真要感叹风水之轮转。其中一位日本知名大学的学者说,无法前来新加坡参与其领域的重要研讨会,因为新加坡的旅费远超出其所能承担。确实,各地稍关注时事的学人和文友都会说,新加坡是全世界最昂贵的地方了。我和他们分享的较为低廉的食宿选择,却是他们完全不知或与社媒得到的印象大相径庭的。
在中国大陆各地交流参访的时候,最常提到的却是近年中国游客挤爆狮城景点、新加坡小得寸步难行以及新加坡的双语教育,特别是打听新加坡各种公立与私立学府入学的情况。我俨然成为最可靠的岛国旅游和教育中介了。
随着愈来愈多人(请注意,不仅是年轻人而已)获取信息和新闻的方式是通过社交媒体,再也不是正式的纸本报章、报章网页或官方的新闻推送,结果只会有愈来愈多的既定印象的形成,甚至是僵化。社媒为了流量,同时又因为还未建立一套完整客观的分级或审查体制,肯定会选择性地裁剪,偏向更为吸睛的内容与呈现方式。于是立场偏颇的更为偏颇,有色眼镜更加有色,信以为真的就似乎更成真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年学术假下来,体认到的——读万卷(客观中肯的)书报,行万里(亲身体验、打开眼界的)道路,在这个信息资讯过于轻易取得、黑白真假难以简单判断的时代,就更为关键和稀珍了。
(作者从事语文教学与本地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