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顺杰:冷气也是社会平衡器
最近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即使偶尔下起雷阵雨,凉意也是短暂的。在这样的酷暑中居家办公,如果不开冷气,一天下来要洗至少三四次澡,频繁到连浴巾都无法完全干透。
随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日益严峻,能快速消暑抗热降温的冷气机,已经从奢侈品转变为生活必需品,尤其是在新加坡这样的热带岛国。根据新加坡第三次全国气候变化研究,未来酷热日子会更多,预计到本世纪末,日均气温可能上升多达5摄氏度;在最糟的高碳排放情况下,一年可能有多达351天的最高气温,会超过35摄氏度。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在家装冷气机。根据统计局2019公布的家庭开支调查报告,约有两成新加坡家庭没有安装冷气机,而居住在一、二房式组屋的家庭中,只有25%装有冷气机。相较之下,拥有冷气机的私宅比率接近百分之百。
面对全球暖化与气候冲击,提供降温(以及御寒)的能源设备或电力供应,已是当代社会维持人类生活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其中,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往往是社会、经济和生理上较为弱势的群体,包括低收入家庭的孩子。
对他们来说,不论是白天或夜晚,凉爽的环境不只能减少与高温相关的疾病风险,还可帮助他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专心学习,并且改善睡眠品质,对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益。换个角度看,冷气在某种意义上,或许和教育异曲同工,是拉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流动的一个“平衡器”(leveller)。
尽管安装冷气机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降温手段,这样的“避暑神器”却也是全球暖化的帮凶。冷气机不只是用电大户,占本地普通家庭平均用电的四分之一,绝大多数仍使用压缩机和化学制冷剂,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世界经济论坛估计,如果不加以控制,到本世纪末,与冷气机相关的碳排放,可能导致全球气温上升0.5摄氏度。毫无疑问,使用冷气机将形成恶性循环:地球越热,人们越需要冷气机;冷气机越多,地球又更热。
因此,如何以兼顾环境永续和社会正义的方式抗热,尤其是为弱势群体营造凉爽的室内环境,又不加剧温室效应,是有关官方的要务。
日前,有环境专家投书媒体,建议政府为未来的新组屋,安装已率先在登加新镇推行的中央制冷系统。系统原理是把每户家庭的制冷设备集中到组屋天台,冷却后的水从天台流入家家户户的冷气机,以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翻新和改装旧组屋,再辅以针对性的补助,让低收入家庭也能从这类中央冷气系统受惠,或许不无可能。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去年在新加坡绿化运动60周年的活动上曾提到,建国总理李光耀向来把绿化视为社会平衡器。他认为让普通人,而不仅仅是富人,都能接触到绿植和绿色空间是重要的。更好地帮助人们降温,为弱势群体提供舒适凉爽的室内环境,相信也是这一理念的延伸。
(作者是《联合早报》本地新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