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黎金良:负利率成历史 日本超宽松政策的前世今生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4-03-20 11:10

来源:香港中通社

作者:黎金良

日本央行19日在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解除作为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核心的负利率政策,短期利率将从原先的负0.1%上调到0至0.1%区间,为17年来首次加息。日本作为全球最后一个结束负利率的主要经济体,这意味负利率政策正式成为历史。

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爆破,导致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往后十年日本出现通缩和经济衰退,陷入“迷失十年”的困局。日本央行早于2001年开始实施零利率和量化宽松,以振兴经济。

在长期几近“零息”下,日元不但没有积弱,反而自2007年起展现强势,美元兑日元由125水平,反复升至2011年的75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之时,由美国推出的量化宽松(QE)政策,事实上是由日本央行发明的。其后,全球主要央行纷纷推出或加码量化宽松,全球进入长达十多年的低息环境。

在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安倍经济学”推动下,日本实施更激进的宽松政策,自2013年起,日本央行实施质化及量化宽松政策(QQE),并在2016年进一步加码,实施负利率政策,对金融机构在央行的经常账户余额实施负0.1%利率,以及引入孳息曲线控制(YCC)框架,使10年期国债孳息曲维持在零的目标水平。

不过,日本激进的宽松货币政策并没有对经济和通胀带来太大起色,投资者反而通过借入低利率日元,买入海外较高收益的资产,从中赚取利差。

由于资金外流导致日元大幅走弱,美元兑日元由2021年低位反弹至100至110水平,并维持一段时间。当市场出现风险事件时,日元往往成为“被动”避险资产,资金回流刺激日元反弹。

直到冠病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欧美央行自2022年起激进加息应对通胀压力,唯独日本央行继续维持超宽松政策,成为全球唯一仍实施负利率政策的主要央行,令日元展开新一轮贬值。

欧洲央行在2010年代也曾因应通货紧缩而采取过负利率政策,但由于许多人质疑负利率政策带来的助益,经济学家的看法也存在分歧,直到2022年7月才结束近十年的负利率时代。

随着进口通胀慢慢传递至实体经济,近年日本开始摆脱通缩,今年1月核心消费物价指数(CPI)按年升2%,是连续29个月录得按年上升,并已达到央行设定的2%目标。至于日本央行决定结束负利率的关键指标、上周五的日本春季薪资谈判“春斗”结果显示,日本员工年度薪酬平均增幅达5.28%,是1992年以来最高。由于薪酬加幅高过通胀,家庭开支有望扩长,实现央行期望可持续的良性通胀目标。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庄太量19日对香港中通社分析,这次日本央行的加息决定,意义在于政策方向的转变,但实际的利率仍然很低,对市场冲击不会很大。由于日本央行有半年结,他预料在下一个月才有较大的动作。而日元长远的走向,一方面是看日本的加息幅度,另一方面就是看美国的减息幅度,随着息差收窄,日元长远向上。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