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严孟达:局势动荡 何以乐观?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10-09 07:55
严孟达:局势动荡 何以乐观?

漫步

一旦遭逢比大传染更严厉的危机,新加坡人还能团结,政府与人民之间还能保持坚强的互信吗?这是新加坡人永远的时代命题……

F1夜间赛车的成功举行,犹如疫后的第一场大喜事。超过30万观众创下纪录,与赛事有关的其他收益,如航空业、旅店业、零售业等等的进账,还有待进一步总结算。

李光耀晚年提议主办F1,看到的是它能提升新加坡国家形象,但没有人会想到,一场疫后的恢复会格外突显其重要性,对政府、商界和民间,F1的成功提振了士气,相信也大大加强了国际社会对新加坡举办大型活动的信心。新加坡可以更加乐观地展望中短期的发展。

乐观的情绪不能只靠三几项大型活动支撑,国际上的富豪、资金和人才的涌入,才是对新加坡前途的乐观评价。

然而,在美中博弈、西方以“零和游戏”手段合力阻止中国实力提升的格局下,任何突如其来的变局,都可能为亚洲的前途蒙上阴影。

局势动荡,何以乐观?凭什么乐观?一旦遭逢比大传染更严厉的危机,新加坡人还能团结,政府与人民之间还能保持坚强的互信吗?这是新加坡人永远的时代命题。不忘自我拷问,自我鞭策,是小国在纷纷扰扰的时局中的立足之道。

国务资政兼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以“上行的电动扶梯”比喻,强调让包括中等阶层的每个人,都在电动扶梯上的必要性。

弱势群体就像行动有所不便的人一样,他们在电动扶梯上必须紧握扶手,以策安全,政府所必须做的便是为他们提供可靠的扶手。

与此同时,政府也顾虑中等阶层若停滞不前,新加坡将像其他社会一样,丧失乐观精神。

在一个温情的社会中,不同阶层的关系是一种积极的互助互动,而不是互相仇视或抵制。

新加坡并没有天生的社会分裂免疫力,弹丸小国,土地资源缺乏,成功的人若占据大多数的资源,剥夺其他阶层的共同空间,肯定会引发仇富的风气。

当越来越多富人来这里寻找安定的生活时,他们的到来必须也能为新加坡创造更多社会资源。富人投身更多公益活动,关心民间疾苦,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才不会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产生疏离感。

对于在申购组屋名单上着急多时的年轻一代而言,组屋越来越贵,他们欠缺足够理由对未来感到乐观。

政府早已视组屋政策为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则是影响深远的建国工程,在于塑造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面貌。

目前组屋售价已经连续27个月上涨,9月共有45个单位售价达百万元,占总交易额的1.7%,创下历来新高。根据房地产网站所发表的最新数据,组屋转售价的上升如脱缰的野马。加上受冠病疫情影响,过去两年本地许多预购组屋项目延期,预购组屋需求大增,严重供不应求,这些都增加了年轻人置家的压力。

所以,年轻人如何乐观得起来?

然而,政府仍旧坚信组屋是年轻人负担得起的,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日前在国会中说,政府增加了购屋津贴,继续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售卖新组屋。符合条件的首次购房者,还可获高达8万元的额外安居津贴。这样的保证,新加坡人耳熟能详,这一回年轻人也得继续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

李智陞近日在“住屋对话会”上也郑重表示,将反思近年来的社会变化,检视公共住屋的社会契约,讨论接下来该如何发展与更新这份社会契约,政府对国人在住屋方面的承诺是什么?

新加坡是小国家大政府,一直把“更新社会契约”,赢取国人信心的命题放在心上。

尚达曼于9月间在新加坡管理大学的何日华亚洲领袖公开讲座上发表的演说,题为《在动荡时代为乐观奠定基础》(见10月3日《联合早报》言论版),没有抽象的政治学理论,而是把复杂的治国思维,深入浅出地归纳为几个方向。

他认为,新加坡必须创造“乐观的依据”,包括:新加坡的立足之本在于社会契约,而不是经济策略;以及发挥系统性的优势,如公共教育制度和公共卫生体系。他所谓的这两项“乐观的依据”,事实上正是检验国家是进步或是退步的基础。

以打造社会契约的名义,在促进社会流动性方面投入更多;通过“渐进式薪金模式”等途径,为底层群体增强就业机会。新加坡一向不相信所谓的“最低工资制”,因为这反而阻碍了底层阶层收入的增加。

此外,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和非常规思维、逐步减少对考试的重视、开拓多元文化的“第三空间”等等,尚达曼列举的“内在力量”,需要长期的努力。

过去20年来,新加坡逐步减少对考试的重视,这并没有降低新加坡学生在各项国际学术评比的表现。但这是否已经改变社会上对成功的定义,也许还有待证明。

由于外来人才的不断涌入,无论是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新加坡将会变得更加多元化和持续自我更新,新加坡人的精神面貌也将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许多传统价值观也会受到挑战。新加坡一贯赖以成功的因素,是获得加强或是受到冲击,必须不断检讨和评估。

不论是悲观或是乐观的情绪,都是一种酝酿的过程,一个国家陷入悲观容易,悲观可以为失败寻找借口。乐观更难,在动荡的时局中,要累积乐观的底气,更需要一种勇气和眼光。

(作者是《联合早报》特约评论员)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