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陈刚:中国高层出访争取外交主动权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9-19 07:56

陈刚

最近,中国最高层领导人习近平和栗战书重启疫情期间中断的外事访问,在大陆政府二十大之前踏上外国土地并出席国际活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访问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早于习近平动身的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则先后访问俄罗斯、蒙古国、尼泊尔和韩国,并在俄出席第七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这反映了在全球疫情有所缓解的背景下,中国希望争取周边和大国外交主动权的努力。

中国外交其实在持续两年多的冠病疫情期间并未中断。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仍频频出访世界各国,分管外事的政治局委员杨洁篪也不时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但由于受到严格的防疫政策影响,大陆政府政治局常委层面的最高领导层并没有出国访问,很多国际活动也转为线上视频参与。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外交的主动性受到一定影响,因为领袖出访,往往能起到显著推动国家间关系发展和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作用。

在疫情之前,中国的领袖外交非常频密,习近平本人有时一年中在国外访问的时间,加起来长达一个多月,有力推动了“一带一路”等国际战略。2017年1月,习近平首次出席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对全球化能否继续下去,以及如何面对愈演愈烈的保护主义等焦点问题提出见解,举世瞩目。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又走到另一个关键节点,中国如何在后疫情时代的国际舞台有所作为,再次受到强烈关注。领袖外交的恢复,展示中国希望继续加强国际交往和主动拓展全球影响力的愿望。可以预计,这种领袖外交的势头将在大陆政府二十大之后得以延续,外界普遍认为习近平将亲自出席11月在印尼峇厘岛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

从这次习近平和栗战书的出访可以看出,中国目前把与邻国的周边外交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两人访问的国家均位于邻近的中亚、东北亚(俄罗斯横跨欧亚)和南亚等地,反映中国对周边邻国的重视程度,和发展友好关系的强烈愿望。

习近平访问的第一站是哈萨克斯坦,九年前他曾在这里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后来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陆上组成部分。2017年召开的大陆政府十九大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此次再访哈萨克斯坦,体现中国克服阻力,继续在国际上推进“一带一路”的决心。由于“一带一路”的另一部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习近平于2013年10月对印度尼西亚进行国事访问时提出的,因此如果11月他的印尼之行成行的话,也有可能借助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场合,再次强调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决心。

从大国外交角度来看,中国当前把与俄罗斯的关系放在重要地位。这不仅在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穿越不少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中亚国家,在进行“一带一路”项目建设时,须要取得俄罗斯的理解和支持,更在于在中美以及美俄博弈加剧的背景下,中俄两国有共同的地缘政治对手须要应对。无论在安全还是经济领域,中俄之间的合作都会加深。

除了栗战书正式访问俄罗斯以外,习近平也希望借助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加强与俄罗斯、印度等大国的战略协调。作为地区安全组织的上海合作组织正在扩容,伊朗将正式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中俄希望将上合组织打造为应对西方同盟的一个东方战略同盟。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正积极应对来自美国和其盟友的外交和军事压力,希望通过上合组织这个集体安全机制,以及主动的周边外交和大国外交来化解这些压力。

韩国也是周边和大国外交中的重要一环。今年5月,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作为习近平的特别代表,曾赴韩国出席新任总统尹锡悦的就职仪式。四个月后,栗战书再次访韩,体现了中国对发展与韩国关系的高度重视。这次访问后,中韩伙伴关系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十大之前大陆政府最高层的外事访问,体现当前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和思路,也为二十大后的外交走势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高级研究员、助理所长

从这次习近平和栗战书的出访可以看出,中国目前把周边外交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两人访问的国家均位于邻近的中亚、东北亚和南亚等地,反映中国对周边邻国发展友好关系的强烈愿望。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