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李永宁:三权分立与美国全球制衡战略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8-30 07:55

李永宁

1765年北美十三州建国,形成今日美国之雏形。当时由于十三州之间力量、利益和观念的巨大差异,以及欧洲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影响,美国先贤确立了“三权分立制度”。此后,制衡思想深入美国人心和国家生活各角落。一战以后,随着美国逐渐成为世界举足轻重的国家,这也应用到外交领域和国家竞争层次,延续100多年。

1914年一战爆发,美国在长期隔岸观火后,1917年突然宣布参战,标志美国正式走向世界舞台。通过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被削弱,美国制衡日本的意图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二战开始,美国坚守传统的隔岸观火姿态,欧洲战场法英和苏联力量受到极大削弱,亚洲战场美国支持中国将日本拖入“人民战争汪洋大海”。日本人重施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以来传统的“先发制人”故伎偷袭珍珠港,美国1941年正式参战。

二战以后,各国实力都受到极大的削弱,苏联在战争中成长壮大。雄才大略的罗斯福总统设计了二战后的国际格局,集中体现牵制战略。美国邀请亚洲战胜国中国成为筹备中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牵制咄咄逼人的苏联和潜在对手日本。但苏联斯大林基于国家实力,提出美苏英三个常任理事国构想。英国为了应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张法国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同时为了保证在香港的殖民地,反对中国为常任理事国。最终,中国成为常任理事国,是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盟友,肩负牵制苏联、遏制潜在对手日本的重大使命。

当然,当时中国国家利益与日本和苏联也都存在更大冲突。但人算不如天算,国民党在中国内战迅速战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很快倒向苏联。于是,昔日敌人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盟友,牵制中国和苏联,日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70年代,随着苏联力量迅猛崛起,美国越发感到吃紧。虽然日本经济实力壮大,但美国对日本有着天然的不信任,依然没有选择武装日本,而是与第二层次的敌人,社会主义的中国“惺惺相惜”走到一起,共同应对第一层次的敌人苏联。中美又一次踏进同一条河,从反帝、反帝反修走向反修,重新成为二战后初期扮演的牵制苏联、遏制日本的“美国”力量。1971年7月9日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年10月25日中国重返联合国。

二战刚结束,英国首相丘吉尔率先发表“铁幕演说”,随后,杜鲁门意识到以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联合遏制苏联,符合美国战略,于是马歇尔计划、北约等纷纷出现。当然,西欧国家与苏联也存在观念上的很多冲突。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迅速崛起,198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占美国45.2%,超越苏联成为世界经济老二,1991年苏联解体。1986年到1995年,日本经济地位不断提升,1995年达到峰值,当年GDP占美国71.1%。

美国朝野一片惊呼,担心日本“卖掉东京买下整个美国”。可以想象,如果美国在冷战时期为了对抗苏联和中国而武装了日本,这时候应该是如鲠在喉、芒刺在背了。虽然1989年中国发生了六四事件,但历史的天平再次偏向中国,此时美国头号对手显然是日本。因此,在邓小平和老布什的带领下,中美两国团结一致向前看,渡过困难,再次进入蜜月期。

随着苏联解体,日本也进入“失去的30年”,美国的下一个对手成为开始崛起的中国。1999年美国悍然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可以看作是对中国的试探。但是,2001年发生的九一一事件,成为美国集中对付中国的牵制力量,美国反恐须要与中国深度合作。2001年12月,中国最终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中国GDP只占美国的13.4%,美国国会成立“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开始定期评估中国对美国经济威胁。2005年以来,美国反恐取得胜利,中美经贸摩擦不断,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焦点,中国韬光养晦不断让步。中美经贸酣战之时,美国爆发了百年不遇的次贷危机。中国政府适时提出“共渡时艰”,中美冲突再次延迟,甚至有“夫妻说”。

特朗普时期,由于其反传统的个性,美国放弃牵制战略,对新战略对手中国采取赤膊上阵的战法,直接一对一和中国过招,贸易战不断升级。2020年冠病疫情暴发,世界面临比上次反恐更严重的共同挑战,中美两个大国也未出现重回次贷危机下合作的迹象,反而不断彼此指责,冲突升级。

拜登上台以后,美中冲突有增无减,但美国放弃了特朗普单打独斗的策略,重新恢复传统的牵制战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积极参与牵制中国战略,同时借力试图“正常化”日本,2006年第一次当选首相,把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第二任期透过释宪解禁集体自卫权,2015年9月更通过新安保法,准许行使集体自卫权及允许自卫队海外派兵。

但是,美国始终对日本不放心。可以判断,在中期,在亚洲,印度必将成为美国牵制中国战略的最倚重力量。但是,目前因为各种原因,印度与美国的敌人俄罗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还不断暗送秋波。长期,由于文化相通较多,中印仍有合作机会。越南目前在一定程度成为美国倚重的牵制中国力量,但长期的越美关系,如同日美关系一样,美国始终有养虎必为患的担心和天然的不信任。

在欧洲,随着德国崛起和欧洲一体化,特别是这次俄乌冲突,德国越来越在欧洲扮演主导地位,美国长期势必越来越边缘化。如同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欧洲早晚会成为欧洲人的欧洲,而德国将发挥主导作用。目前是德国等牵制俄罗斯,较长时期,俄罗斯反而也是制衡德国的力量。五眼联盟中,英国也将是美国对欧洲制衡力量的重要成员。新冷战背景下的美国全球牵制战略更复杂,印度、德国和俄罗斯在10年之内怎么走,还须长期关注观察预判。

在未来竞争中,中国要立于不败之地,打铁须要自身硬。第一是坚持改革开放国策不动摇,第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变。不在万不得已情况下,不打超越国力的战争。在两个基本国策基础上,执政党高级领导层始终保证先进性,通过良好制度安排,使得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进分子持续执政。在社会层面,始终保证贫富悬殊阶级矛盾控制在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不断降低基尼系数,坚持共同富裕。在国际上,中国要灵活处理各种关系,秉持“一切为了经济建设”发展国际关系,积极静观应对欧洲的德国、俄罗斯,亚洲印度的变化,预防不利变化。

作者是天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金融学博士后

制衡思想深入美国人心和国家生活各角落。一战以后,随着美国逐渐成为世界举足轻重的国家,也应用到外交领域和国家竞争层次,延续100多年。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