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俄乌战争凸显经济安全重要
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社论
虽然俄乌战争迄今没有停止的迹象,但对于结果已可得出几种假设的情境,而且都对世界经济带来冲击;特别是各国必然加速经济安全作为,影响最大。
目前已知的几种主要情境如下。情境一是基辅沦陷且乌克兰全线溃败后,俄军占领全境,乌克兰民选政府流亡,俄国扶植亲俄政府并将乌克兰“去军事化”。情境二是乌克兰政府承认(割让)俄国占领的乌东、乌南及克里米亚岛(都是过去苏联军事工业重镇)统治权,承诺不加入北约后停火撤军。情境三则是俄军身陷泥淖进展缓慢,俄国经济因制裁而崩盘,国内压力过大下俄国以撤军换取乌克兰承诺不加入北约,甚至还有第四种北约参战的最坏情境。
对国际经济而言,无论那一种情境造成的冲击可能差异不大,除当事二国经济注定衰败外,西方世界对俄国的制裁研判都只会加码不会减少。因为经济与科技制裁一开始就不是具有立即停战效果的特效药,特别是俄国自2014年起开始“广积粮”累积外汇及黄金储备,同时减少外债,因此所谓俄国的倒债风险,是制裁导致资金流动受限造成,跟俄国还债能力无关。事实上,俄国的积蓄加上可以继续对中国等未实施制裁国家贸易,应可维持相当时间的运作。由此观察,经济与科技制裁追求的是增加俄国内部经济矛盾压力,同时削弱俄国整体国力为目标,以解除欧洲乃至于世界的长期安全威胁。
在制裁长期化的情形下,风暴的核心当然是欧洲各国。目前欧洲以及美国已经面对经济成长趋缓、物价却不断攀升的停滞性通膨问题,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继续增加至5.8%,其中能源价格指数已经飙破30%。预测各国央行即将出手先控制通膨再处理停滞,因而全球经济“先衰退、再回升”的路径已经几乎确定。
然而特别值得台湾注意的另一个趋势,就是各国原本就已经开始的供应链自主性政策,会继续加速扩大。以能源为例,欧洲高度仰赖俄国的能源供应,2021年时有27%的石油及41%的天然气来自俄国。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更有超过五成的天然气仰赖俄罗斯。这也是美国日前宣布禁止俄国油气进口后,欧盟伙伴不愿也不能跟进的原因,反而是俄国一直以停止供气作为威胁。由此可看出美欧之间即便长期利益一致,但短期利益却有因供应链不安全造成的矛盾。欧盟过去几年一直在检讨能源依赖问题,但缺乏改革动力,未来以国安高度严肃处理,已是必然。
这个矛盾再次凸显出“关键物资过于依赖进口、来源过于集中”的风险,这个问题正是美欧过去几年检讨供应链安全,追求自主性目标的起因。近日连几乎没有制造业基础的澳洲,也宣布要建立半导体、农化、电信设备、塑胶及药品等供应链安全机制,分散来源并检讨国产化可能。
台湾经济靠供应链成长,并以全球分工、海外生产、开放自由的长链为基础。经济自主性及供应链安全,追求的却是背道而驰的进口替代、国产化、分散来源及短链等非经济考量。经济衰退还可应付,长期供应链变迁才是台湾真正曝险之处,也是台积电要强化地缘风险评估能力的背景。日本去年新增经济安保大臣、韩国今年成立经济安全小组,除检讨自身安全外,更重视各国自主性政策造成的威胁及因应,都反映出其所感受的压力。未来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同等重要,目前政府对国防安全极其重视,对经济安全却停留在见招拆招,且战且走的层次,必然无法回应长期威胁,必须开始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