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邹伯骏:选择“铁饭碗”是理性选择还是个人偏好?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1-22 08:25

2022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比2021增长了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就业问题是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清华大学在2022年1月发布了《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我们通过了解名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可以推测出中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趋势、职业偏好及其现实考量。

据报告披露,清华2021届毕业生共计7400余人,与往年相比整体有所增加,总体呈现出深造和就业两大取向,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35%和63%。

在选择深造的应届毕业生中,出国深造人数为最近三年来最低,仅517人,约占总数的7%;相较于冠病疫情之前的2019年1035人,锐减了近50%。

值得一提的是,2021届清华博士生无人出国或在境内继续深造,这与2020年的456人、2019年的489人,形成了巨大反差。在2021届517名出国深造的本硕毕业生当中,将美国作为目的地约为230人,其次为英国90人,新加坡50人,这与2020年应届生的留学目的地分布情况基本一致。除去7%的出国深造,近30%的应届生选择了国内考研或考博,这一比例比2020年小幅下降。

剩余六成以上的应届生,主要转向了国内就业。2021届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近3670人,比2020年增加了8%。其中往体制内单位或行业合计占比约为70%,包括党政机关(15.8%)、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30.3%)和国有企业(23.8%)。剩余的就业人群则选择了在民营企业(26.8%)和外资企业(2.9%)谋求发展。

六成以上的清华应届生选择了在体制内工作,似乎折射出中国年轻人择业观念的悄然转变;寻求“铁饭碗”所带来的安稳、安全、安心,成为疫情时代名校毕业生择业就业的重要考量。近些年渐进式增长的国家公务员(简称国考)报名人数,也是这一现象的例证。例如,2021年国考报名人数超过150万(比2021年增加了11万),而本次拟招录人数不足2.6万人,平均竞争比例约为55比1。

与往年情况相似的是,不限专业、不限户籍、不限经验的“三不限”岗位备受应届考生青睐;2万人争抢一个西藏阿里邮政局的普通公务员岗位,一时冲上了新闻热搜。与此相呼应的是,2022年中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达到457万人,比2021年同期猛增了80万人,约为2018年(238万人)的两倍,然而预估录取率依旧稳定在3.5比1上下,并未呈现大幅扩招态势。

我们仅从以上主要数据,就可以看出2021届清华毕业生呈现出国比例降低、就业偏爱体制等特点。如果说留学意愿的明显下滑,是源于冠病疫情、边境管控、中美关系等不可抗拒的因素,作为天之骄子的清华毕业生,也偏好稳定的编制工作,恐怕更多的是出于投入—收益的现实考量了。

在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后疫情时代,“旱涝保收”的编制工作,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性的选择策略,因为比起命运多舛的民营企业和震荡调整的金融行业,“铁饭碗”能提供相对清晰的晋升路径、比较稳定的收入福利,以及比较认可的社会地位,毕业生自然会扎堆流向相关单位和行业。

这一相似的社会现象,早些年也发生在台湾,并且也面临着相似的社会背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台湾,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与韩国、新加坡、香港并列为“亚洲四小龙”。那时候年轻人热衷于下海经商,而不会选择收入较少的公务员岗位。

受2008年金融海啸和次贷危机的冲击,台湾经济发展持续低迷,参与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也逐年看涨,邮政工作人员等原本毫无吸引力的基层职位,也成为新的报考热门;与此同时,更带动了教辅培训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这背后大概透露着台湾年轻人对就业环境的担忧、阶层流动的焦虑、经济振兴的观望,以及社会转型的不安等复杂心理。

清华等名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总能不经意地引发公众关注和媒体热议。若干年前,北大学生卖猪肉、清华博士回乡务农、浙大学生淘宝开店等“异类”就业,亦都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如果从个人偏好的角度来看,在中国劳动力流动日趋自由、个体发展日趋多元的背景下,我们也不妨对“天之骄子”的各类选择,报以开放的态度和充分的理解。

社会应该给数以千万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哪些政策扶持和物质保障,让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红利发挥其现实效益,让每个年轻人都能共享一种安全感、稳定感和幸福感,或许是我们在今后一段时期须要深思的问题。

作者就读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教育学院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