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孙兴杰:朝鲜半岛进入新周期?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1-21 08:03

孙兴杰

朝鲜在2022年开年两个星期之内进行了四次导弹发射,期间,美国宣布了对朝鲜新一轮的制裁。自2018年平昌冬奥会开启的半岛局势缓和周期似乎结束了,美朝双方进入了新一轮核导开发与制裁的对抗周期。

从2019年美朝领导人河内峰会失败之后,朝鲜半岛的缓和窗口趋于关闭,美朝双方以不触碰彼此划定的“深红线”而保持了表面的稳定,朝鲜半岛基本还处于缓和的周期之中。朝鲜在1月11日,高调进行了高超音速导弹的“最终试射”之后,美国重启对朝鲜的制裁,此后朝鲜在一周之内进行了两次短程弹道导弹的发射。

美朝对抗新周期并非“历史回归”,而是在更加严峻的半岛形势之下的对抗,美国制裁的套路依旧,但是朝鲜的核导能力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河内峰会之后,朝鲜进行了不间断的导弹的发射,但基本没有越过“洲际导弹”这一条特朗普时期划定的底线。各方在朝鲜进行的多型号导弹发射,是否违反联合国制裁决议的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

朝鲜在去年八大之后,确立国防力量发展的五年规划,尤其是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金正恩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出现在导弹发射的现场,而1月11日,高超音速导弹的“最终试射”是在金正恩的指导下完成的。这说明1月11日高超音速导弹“试射”的成功,是朝鲜导弹能力的重大突破,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

同时必须关注到的是,1月3日,联合国五常发表了《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在随后的一周内,朝鲜进行了两次高超音速导弹试射并取得了成功,尤其是11日的“最终试射”,导弹飞行1000公里,美军预警系统出现误判,认为导弹将“击中美国”,导致美国部分机场混乱,航班停飞。

朝鲜的“最终试射”,或许代表两种意思:一是朝鲜在高超音速导弹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进一步增强了核导能力,巩固自身作为“核武国家”的身份;二是朝鲜在未来一段时间可以不再进行“试射”。

美国重启对朝制裁,意味着美国结束了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以来的“忍耐”。一方面,拜登政府已经完成对朝政策评估,但是一直对朝鲜采取了“静默”的政策,一再表示可以与朝鲜进行对话,但是没有改变要求朝鲜无核化的要求,也没有撤销或者缓和对朝鲜严厉的经济制裁。

朝鲜在去年下半年就美朝对话提出的要求是,结束敌视朝鲜政策和“双标”,这一前提包含的意思在于,美朝关系要正常化,以及正视朝鲜核武的现实。双方的立场基本回到了平昌冬奥会之前,虽然表述都比较婉转,但是分歧依然如故。

从2019年以来,半岛局势看起来比较稳定,没有重现2017年那样的“怒与火”,但是其实暗流涌动,熔岩积聚。

一是朝鲜的核导能力大幅度提升,尤其是核武器的运载工具不断改进,潜射导弹、高超音速导弹、巡航导弹等多种型号的导弹不断发射或者试射,高超音速导弹则是朝鲜战略武器的突破。

二是在疫情之下,朝鲜长时间“封国”,是对本国经济体系的“极限施压”。如果朝鲜能够避免出现严重经济问题,无疑为朝鲜提供了对抗美国制裁的底气和信心,朝鲜八大确立的国防力量的开发可以不用顾忌美国。

三是美国解除了对韩国导弹研发的限制,事实上激活了半岛南北进行导弹军备竞赛的“瓶塞子”。

四是美国拜登政府不断强化“印太战略”,组建澳英美联盟,向澳大利亚出售核动力潜艇,打破了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

随着美朝进入新的对抗周期,围绕“无核化”的博弈也将更加激烈。由于过去几年半岛形势发生的诸多潜在而重大的变化,新一轮美朝对抗将会更加危险,误判的概率也会增加,失控的风险加大。

第一,韩国即将举行大选,文在寅政府采取的“阳光政策”2.0将无果而终,作为任内最后的冲刺——终战宣言基本胎死腹中,保守派上台之后,朝韩关系不可避免地进入紧张状态。

第二,美国今年将举行中期选举,拜登的“战略忍耐”已被朝鲜的核导能力突破,尤其是高超音速试射给美国造成的混乱,意味着拜登难以继续拖延,也不能对朝鲜的一系列动作采取“无视”的态度。

第三,朝鲜在疫情、制裁以及不断的自然灾害之下,经济似乎也逼近临界点,全球疫情防控形势趋好,朝鲜因疫情防控采取的“自我封闭”政策也将进行调整,近期中朝陆地运输恢复就是例证。

朝鲜半岛存在多层博弈,核武器、大国政治、半岛分裂体制、联合国制裁、核不扩散规范等等因素叠加在一起,在一轮轮对抗-缓和的周期转换中,半岛局势风险不断螺旋上升,最终变成了高空钢丝上的“集体舞”。如果没有各方的妥协,尤其是大国的协调,半岛局势新周期无疑是一头奔跑的“灰犀牛”。

作者是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副所长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