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生:跨文化的平衡动力
文化视野
教育部长陈振声在李光耀双语基金成立10周年纪念活动上,再次强调新加坡推动双语教育的重要性。
陈部长言简意赅,把重点放在两个层面:一是双语在国人身份认同上所扮演的角色;另一就是当今意识形态激烈分歧的文化思想差异,双语能以跨文化的姿态,去理解和弥合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脱颖而出成为思想意识激烈竞争的优胜者。
新加坡是个多元的移民社会,国民身份认同是立国愿景的重要课题,自然不在话下。国人对身份认同的认知,基本上都有明确的概念,但如何落实这些概念,也许有不同的措施和方法。事实上,目前在社会、家庭和教育层面,就存在了许多短板,形成各种有形或无形的障碍,以致无法彻底落实这个美好的理想。
作为家庭用语的母语,不论是华语或方言,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弱势地位。英语是各族的共通语言,在经济、政治、学术、行政、商业、法律、科研等领域,有最强的话语权。方言和华语,只在民间组织、商业和贩夫走卒之间存活,立足空间可说既狭且窄。怪不得很多人都把母族语文的学习指标,定位于考试成绩。母族语文在身份认同方面要发挥根基作用,显然跟目标还差一大段距离。
语言和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学习了母族语文,对母族文化应有基本的认知。母族文化的菁华成分,更值得各族群维护和传承。各族群若能好好地维护优秀传统,继承悠久历史的文化积淀,自然能提升自我的文化自信。
可惜,目前的语文教学内容严重缺乏传统文化内涵,大多数学生在中学考试后,也提前跟母族语文学习脱节。这使得母族语文文化内涵空洞化,也必然造成文化断层的恶劣后果。传统文化在身份认同所扮演的角色,也就大打折扣了。
显然,如何强化母族文化课程,以塑造国民身份认同和提升国人文化自信,是刻不容缓的一项挑战。
新加坡地处东西经济文化的交汇点,也是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的碰撞区。新加坡人可说得天独厚,既能接受现代和西方文明的洗礼,又能继承传统和东方文明的熏陶。多元民族的社会特质和多元文化的融会贯通,形成了新加坡人独有的国民身份精神特质。这是弥足珍贵的先天条件。
近二三十年,以欧美为主的先进发达的西方政体,由于经济环境恶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许多体制所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如失业、通膨、流浪人群、难民、人权、种族歧视等等,加上冠病疫情蔓延全球,推波助澜,加速了社会的千疮百孔。
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在意识形态分化和极端化的同时,也给世人诟病的民粹主义、白人至上主义和文化优越感等提供死灰复燃的土壤。许多年轻人由于社会动荡和思想意识的纷扰,感到迷茫,并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新部落主义(new tribalism)的泥坑。
新加坡学者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引用了哈佛和剑桥大学的研究数据,说明东西方社会的发展状况。首先,是年轻人对前途的观感,尤其是对西方民主体制的满意度,东西方有明显的差距。
2019年的调查显示:美国约44%年轻人认为到2050年间,生活会逐渐恶化。英国则只有32%。亚洲一些新兴国家虽然也面对冠病疫情,但年轻人跟西方观点相反,印尼约82%、孟加拉约74%、印度约66%看好发展前景。其次,大约有52%美国年轻人认为,西方民主体制已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是一个“失败”的体制。只有7%年轻人认为,西方民主体制“健康”。
价值观是人类文明的支柱力量。民主、自由和人权是西方治国最响亮的圭臬教条,也是西方国家常用来评断其他国家先进或落后的神主牌。目前,依靠一人一票选举制度以维持民主自由和人权的终极目标,受到新兴国家人民的严峻挑战。他们把传统文化中所标榜的公平、正义、生存和发展作为权衡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核心价值准绳。东西文明在碰撞和摩擦过程中,人类从分化和多极化的意识形态中不断摸索,寻找更适合全人类的发展模式。西方民主、自由模式等终极理想,早已被人抛诸脑后。
对接受双语教育的新加坡人来说,传统文化犹如定海神针,稳定我们左右摇摆、无所适从的迷茫心态。在东西文明产生激烈矛盾时,我们以跨文化的姿态,不轻信华而不实的一面之词,审时度势,理解并弥合多极的文化差异,维持平衡健康的发展走向。这无疑是双语文化所彰显的平衡动力,也是双语文化独有的核心精神特质,值得国人珍惜。
作者是教育部华文专科前视学
教育部课程发展署中学华文教材组前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