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社媒平台保护青少年责无旁贷
澳大利亚政府通过新法,要求社交媒体公司禁止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法案将通过生物识别或身份证明等年龄验证方式执行,社媒公司若未能阻止儿童和青少年访问X、TikTok、脸书和Instagram等平台,可罚款高达5000万澳元(约4370万新元)。法案近日在澳洲引发强烈争议,各大社媒平台公司发出强烈批评,但支持者也不少,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说:“这项立法或许不完美,但却是该做的正确的事。”舆论认为这是目前世界最严格的社媒管控措施。监管社媒平台的问题在越来越多国家引起讨论,澳洲大步迈进,显示这个可能造成长远危害的问题,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在新加坡,黄循财总理最近在推介智慧国2.0时也宣布了立法的消息,并正展开公众咨询。法案将涵盖设立投诉机制、把特定网络侵权行为写入法令中,以及公开加害者资料三大措施。数码部和律政部明年将提呈新法案,也将会有新的监管机构负责处理网络受害者的投诉。数码部日前在答复《联合早报》时透露,官方将采取更加审慎的做法,让儿童既能受惠于适龄使用社媒的好处,也同时将危害减到最小。
澳洲的立法直接让社媒平台公司通过技术承担验证用户年龄的责任,而不是继续依赖家长或师长,是希望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让平台公司无法规避责任。中国在未成年人网络监管方面近年陆续出台不同法规,包括2019年开始的青少年模式,规定功能、使用时长、时段等等。研究者举抖音为例,14岁以下用户强制进入青少年模式,并提供家长管理工具。马来西亚在今年4月向几个主要社媒平台管理层提出禁止13岁儿童注册账号的建议。美国佛罗里达州长今年3月已经签署法案,禁止14岁以下未成年人拥有社媒账号,14岁至16岁则须家长许可,这项法律将在明年1月1日生效。
社交媒体平台类型越来越多,所使用的技术和算法越来越复杂多变,目的是为充分吸引用户并延长使用时间,对很多成年人乃至年长者来说,都会产生无法抗拒甚至沉迷的效果,遑论是自制力薄弱的儿童和青少年。
在本地,社媒导致青少年自我激进化的案例接二连三,引人关注。但社媒在暴力、色情、毒品、仇恨、霸凌等问题上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更是广泛,后果也不容忽视。英国有研究数据显示,六成青少年表示过去一年在社媒平台看过真实的暴力事件,42%相信社媒是青少年暴力的主要驱动因素。
这一现象确实在所有国家受到关注,但至今很少国家提出解决方案。社媒最大问题是算法推出连续内容所积累的刺激感,除了造成用户认知上的信息茧房,也带来攀比或错失恐惧(FOMO)等心理困境。这可能造成自制力较低的青少年沉溺其中,产生不自信和不同程度的抑郁问题。而且长期沉溺线上社交,也会导致青少年失去培养线下与人沟通能力的机会,甚至为虚拟的网络爱情着迷,对真实世界的人际关系和感情问题产生不切实际的认知或想象。类似的影响会对成长中的个人带来社交能力的低下和精神伤害,长此以往,后果堪虞。
限制社媒使用年龄有一定的逻辑,很多平台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并无益处,家长让小学生接触社媒,却不了解可能造成的心理和社交隐患,这是社会的一大隐忧。
不过,澳洲采取一刀切的立法措施,也引发不同声音,其中包括这样的措施是否过于严厉,以及可能令各国政府伤脑筋的如何有效执行。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禁令会否引发反效果,造成青少年遁入“黑暗角落”,透过隐蔽方式去接触刺激性内容,导致家长更难发现,隐患更大。
社媒的出现是我们时代影响深远的现象,对思想还没定型的青少年,其长远负面作用逐渐显现,到了必须重视的时候,而很多技术问题完全不是家长能化解的。从平台公司着手是一个重要路径,但如何掌握尺度避免因噎废食,以及如何有效执行,需要政府、社媒企业和民间共同研究,尽快提出可长久的监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