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社论:通胀受控但仍须保持警惕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4-11-27 07:45
社论:通胀受控但仍须保持警惕

在2024年即将结束之际,新加坡传来一系列经济利好消息。星期一(11月25日)公布的消费价格指数显示,新加坡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上周,贸工部大幅上调第三季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数据,从初步预估的4.1%提高至5.4%,全年增长预测也上调至3.5%左右。

新加坡10月份核心通胀率降至35个月来最低的2.1%,整体通胀率更是降至1.4%,为2021年3月以来首次低于2%。尽管数据表明通胀压力正逐步缓解,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预料维持审慎态度,不会轻易放松货币政策,因为令通胀率放缓的两个重要因素恐怕难以为继。

医疗保健价格增长从9月的4.1%下降至10月的2.1%,医院服务和专科门诊费用的增速更是大幅放缓。这一趋势部分归因于卫生部10月1日提高医疗援助计划和津贴的每月人均家庭收入顶限,让更多国人获得更高医疗津贴,显著减轻医疗费用压力。这可缓解短期通胀压力,但长期来看,医疗保健成本仍面临挑战,人力成本、全球物流成本、药品价格等持续上涨,以及伴随着超老龄化社会的慢性疾病负担增加,政府补贴恐怕难以完全抵消医疗价格的增长。

电力和煤气通胀率从9月的6.3%降至10月的2.5%,也是核心通胀率下跌的重要原因。但能源价格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例如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变化;近期,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以及中东局势的升级便对能源市场产生波动。

另一方面,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明年1月上任后具体有哪些政策,关乎全球经济增长与通胀,是新加坡必须密切关注的外部风险。他在第一个任期内推行的减税和放宽监管政策,料在第二个任期内延续甚至加码,加剧美国通胀再现的风险,并波及全球市场。高关税和限制进口的政策也会增加国内物价压力,同时招致报复行动,引发更高物价。特朗普星期一在社交平台发表贴文说,上任后的第一天,就会向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关税,并向所有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产品征收25%关税,除非这两国阻止非法移民和毒品经由他们边境进入美国。

若特朗普推行的政策进一步刺激通胀,利率保持在高位的时间可能延长,对亚洲货币造成压力,新元币值也可能面临下跌风险,限制金管局调整货币政策应对输入型通胀的空间。

国内因素方面,2025年财政预算案可能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个预算案,根据往年的经验,出手相信会比较大方,这可能带来新的通胀压力。正在准备财政预算案的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星期天透露,将研究怎么在这份预算案中为人们提供更多援助。

通胀率下降虽增强人们对经济稳定的信心,但通胀放缓只是物价上涨的速度减慢,物价水平仍高于以往,让一些低收入群体吃不消。例如,10月份的食品价格涨幅仍维持在相对坚挺的2.6%。政府过去几年通过不同政策,保护国人免受物价上升严重冲击,例如通过定心与援助配套,向所有公民家庭发放邻里购物券。若市场加薪幅度跟不上通胀,适当的财政援助仍然很有必要。

新加坡仍须对外部环境和国内潜在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当前的经济增长强劲也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国内房地产销售势头强劲,拥车证价格居高不下,显示流动资金充裕的家庭,在高价商品上的购买力仍然旺盛,这可能对整体价格水平形成压力。政府须要继续确保经济发展更具包容性,同时避免通胀压力再度抬头,考虑社会支持的长期需求和结构性变化,在经济增长与通胀管理之间找到平衡。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