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评论:关于家,我们在乎的二三事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8-12 07:45

“这25年我变了,新加坡也变了。”

本地歌手陈洁仪在谈及自己今年为何选择与制作团队重新录制国庆歌曲“Home”(《家》)时,如此简单解释。她说,对于这首国人熟悉又喜爱的国庆歌曲,她有好长一段时间在听歌或看音乐视频时,都会有一种抽离的感觉,仿佛当年自己在歌曲里所表达的情怀,已无法完全捕捉她如今对新加坡所有的复杂情感。

于是新版的《家》少了原版的激昂与澎湃,多了一份平静和沉淀,也更准确地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种种对未来的牵挂与担忧,以及一个熟悉的家仍能提供的庇护与慰藉。

我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首重新演绎的爱国歌曲,但对我来说,能够与一首好歌一起成长,看到它还可以有更多可能性,是令人感动的。

新版的《家》中,歌手就像是在回望与自己经历爱情长跑的恋人一样,她已摘下当初戴着的玫瑰色眼镜,不仅看到情人的各种好,也清楚了解对方的缺点且能包容这一切。而又或许是歌曲发布的时间点,让人觉得在这个时候,身为新加坡人的我们,更应审视自己与这个家园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盲目地当个爱国者。

在今年的国庆献词中,李显龙总理毫不避讳地谈及新加坡近几个月接连发生涉及部长和议员的事件,表示政府会力求做正确的事,全力维护新加坡政府制度的诚信。

在一定程度上,近期这一连串的事件,如交通部长易华仁被贪污调查局逮捕查案及前议长和议员的婚外情等等,或动摇了人们对政府端正廉洁的形象的信心,或让大家对政治人物的品行产生了怀疑。不过,舆论中尽管充斥各种对执政者的挖苦与谩骂,但相信国人都不是故意要激化矛盾与对立,或为了见缝插针,而是为了国家好,希望透过批评时政,让新加坡有所进步。

这也让人想起新加坡巡回大使许通美过去曾说的,每个国家都需要“爱国的批评者”(loving critics)及“敢于批评国家的爱人”(critical lovers)。我们应该认识到,许多人是因为爱而在乎,因为在乎而骂。

最近让许通美以及好一些国人觉得气愤的,还有政府对雇主用罗厘载送工人的事迟迟不禁止。

事缘今年7月中旬,本地又发生两起涉及罗厘的交通事故,造成37人受伤,其中大多数为客工,让这个已经过多轮争辩的议题,再度浮上台面。其中,53个社区及民间组织联合发表声明,表示用罗厘载送工人非但不安全,还侵犯工人的尊严,让他们不仅暴露在高温与大雨中,每次还得怀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担忧能否平安抵达目的地。声明建议应以巴士来载送客工。

人权组织为客工发声不久后,代表25个不同行业的商会则发表联合声明,表示禁止罗厘载送客工,将对相关行业造成深远影响,甚至会影响工人的生计。他们更进一步说,在改用更安全的交通工具的过程中,人们必须意识到,社会大众必须做好准备接受社会契约的改变;客工改搭其他交通工具,包括公共交通,可能带来挑战。

应废除和新加坡声望不相称老旧做法

然而,许多人都认识到,商会组织最担心的是付出更多的营运成本,此时,商家牵扯到“社会契约”听起来更像是狡辩。长期关注本地客工权益的许通美,就直斥商会采取恐吓战术支持自己的动机,说是会造成工程延误和交通拥堵,但追根究底,他们反对的真正原因,就是为了钱。他也呼吁,作为第一世界国家,新加坡应该废除那些早已和我们的地位及声望不相称的老旧做法。

一般国人相信都不反对新加坡塑造亲商环境,照顾资方,甚至有些人会以此为傲,但与此同时,大家也越来越希望一个成熟且有自信的国家,能够照顾好社会的弱势群体,并且想方设法去平衡不同的需求。罗厘课题会引起关注,很大程度反映有一部分国人,如今对于改善客工权益非常在乎,认为企业与政府在这议题上,应更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而非畏首畏尾。

谈及新加坡的变与不变,最近另一个让人觉得感慨的消息,还有位于西部的裕冰坊(JCube)的结业。该地点将重新发展成40楼高的住宅项目,相信主要基于商业考量,但《联合早报》最近拍了一部视频,将视角聚焦在新加坡唯一专业冰场关闭,也意味着冰上运动员会失去他们的训练场地,让人省思新加坡在追求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是否间接舍弃了一些也同样美好的理想?

为新版《家》重新录制的音乐视频里头,有好几幕让我们看到穿着朴素、戴着草帽的陈洁仪搬东西、除野草参与农作的画面,相当珍贵。这是久居城市的陈洁仪经过三年疫情后的蜕变:喜欢归隐田园,并且用劳力耕耘,再看幼苗逐渐成长,感受生命力的顽强。那虽然与我们普遍认识的本地生活不一样,但也是新加坡的一种面向。

愿如《家》的歌词所写,新加坡一直都会是那个能够收藏我们一切欢喜与悲伤,且也仍能点燃我们希望的家。

作者是区域环保媒体与咨询公司

益笔思(Eco- Business)编辑部助理主任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