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凌胜利:中美气候合作 受限于两国政治气候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7-20 09:10

来源:明报

作者:凌胜利

近日,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John Kerry)访华。这是近一个月以来,拜登政府第三名高级官员访问中国,也反映了近期中美高层交往有所恢复。

美方寻求气候合作 受双重因素驱动

气候变化议题是拜登政府极力想实现的重要政绩,也是美方多次寻求与中国合作的重要议题。当前,全球面临着异常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中美两个大国在全球气候治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双方能否在应对气候变化议题方面取得重大共识,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克里此次访华寻求气候合作,有其国内政治和国际环境的双重因素驱动。首先,从美国国内政治来看,拜登政府所代表的民主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跟共和党有显著不同的态度。共和党与传统能源行业利益集团关系密切,因而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持反对立场;而拜登政府与清洁能源等利益集团关系密切,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态度更加积极。基于明年美国大选考虑,拜登政府为回应其选民诉求,需要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拿出一些成绩。

其次,从国际环境来看,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面临严峻形势,拜登政府急于获取一些外交政绩。无论是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届缔约方会议(COP28)成功举行,还是促进中美两国在气候融资方面合作,都会被拜登政府视为气候外交政绩。

拜登气候外交 离不开中国

克里特使此次访华,主要关注气候国际合作、气候融资和中国气候责任等议题,其主要目标是为拜登政府的气候外交寻求政绩。为此,一方面要求中国在气候融资等方面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支持美国办好全球气候大会;另一方面是敦促中国落实气候减排任务,甚至按发达国家标准要求中国。

不过,此前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开展的合作,却很难恢复。由于中美关系总体形势的恶化,令双方有关气候变化的清洁能源技术合作中断。但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而言,中美之间的清洁能源技术等合作也非常重要,理应成为双方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美国来说,拜登政府的气候外交显然离不开与中国合作,毕竟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气候变化目前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中美曾经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开展过良好合作,共同推动《巴黎协定》生效。如果中美双方能相向而行,对应对气候变化将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中美关系波动 影响双方合作

目前来看,在气候变化这样的重要问题上,缺乏中美任何一方,都难以推动这个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美如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形成合作,落实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不仅有助推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解决,而且能够释放大国协调的积极效应,表明中美在一些领域依然可以开展合作。

不过,回顾以往中美就气候变化的历程,可谓一波三折,其中最重要原因是中美双方总体关系的波动,对于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有非常显著影响。换言之,中美的气候变化合作,受限于中美两国政治气候。当前,美国一方面多次呼吁与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加强合作,要求中国承担更多气候责任,配合美国的全球气候外交。另一方面,美国又在贸易、科技等领域持续针对中国,排斥与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合作。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互惠互利,美国不能一方面希望中国承担更多气候责任,以配合美国的气候外交;另一方面,却又严厉针对中国。

对中国而言,面对气候变化问题,有着自己的总体思考。一方面中国宣布承担的国际责任,是一点儿都不会打折扣。于2020年9月的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便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于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还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另一方面,中国也认同与美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非常重要,符合双方乃至全球共同利益。不过,中美气候合作应该体现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双方只有在更加友善的政治气候中,方能促进可持续的气候合作。

作者是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