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达:欧亚大陆开启后冷战2.0版
乌克兰6月初发起大反攻,在激战10天左右后,攻势忽然有所放缓。但乌克兰方面还是宣布反攻取得进展,收复了大约100平方公里的被占国土。俄罗斯方面则极力否认乌克兰取得战果,总统普京在多个场合公开说,乌克兰遭受重大损失,反击无功而返云云。正当外部世界感到多少有些莫衷一是时,俄方瓦格纳雇佣军首脑普里戈任忽然率领所部“哗变”冲向莫斯科,号称要铲除俄罗斯军方首脑等“邪恶”。尽管普里戈任在距莫斯科仅200公里处的最后一刻叫停了进军,但普京向全国讲话时谴责为“背叛“的这个军事行动,还是震惊了俄罗斯及整个世界。
有一个判断必定成立,即如果俄军在乌克兰的仗打得顺利,就绝不会发生瓦格纳集团叛乱这样的恶性事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有名言:胜利者是不应受责备的。也就是说只有当仗打糟了,打败了,才会出各种意外状况。瓦格纳的武装叛乱,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是对普京侵乌战争及个人权威的致命一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名句可能已经让有些人退化成顺口溜或宣传话术了,说出来的时候不再过脑子。于是,在这里非常值得再提醒一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铁的客观规律。违反这个规律,就注定面对失败的后果和结局。
从普京和俄罗斯发动侵略乌克兰这场不义之战的第一天起,常识和规律就告诉我们普京必定失败,乌克兰必定重获自由。起哄和鼓噪无法让普京获得胜利,诋毁和谎言也阻挡不了乌克兰重获自由。这场战争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刚开打的第一天,大家就已经预知结果,在后来的岁月里,人们只不过是亲历或目睹这个结果的逐步成真和兑现。
虽然近来国际社会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乌克兰,但另一方面,印太地区格局的发展也是紧锣密鼓,快速演化。今年以来,日本经济和股市全面复苏反弹,独领东亚风骚;韩国新政府也全面加入美日阵营,与日本捐弃前嫌,并即将恢复展开萨德反导系统的全面部署。有人可能会问,韩国现在怎么变得如此绝决和义无反顾?答案很明显,在过去20年中,无论是所谓“六方会谈”还是“阳光政策”,对朝鲜政权完全无效,谈判语言朝鲜听不懂,结果到现在朝鲜不仅已经实际拥核,而且还能花样翻新,搞出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核武系统。韩国在这个时候如果还继续当“东郭先生”,只会把国家利益和国民安全付之狼嘴。
在南亚,印度总理莫迪新近访美,签署美印联合声明,到美国国会演讲受到热烈欢迎。美印联合声明清楚表明:反对破坏稳定或试图以武力改变现状的单边行动。大约在10年前,已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提出要建立“印太自由和繁荣之弧”的地缘政治设想和宏图,动议得到美国大力响应,并成为美国制订“印太战略”的理念基础。如今,世界不无惊讶地发现:北起蒙古,跨越台湾、菲律宾,南到印度,“印太自由和繁荣之弧”竟然已经形神兼备,开始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了。
这清楚地表明,作为人类文明和发展主要舞台的欧亚大陆,再次迎来发展进步的全新局面。这其中有两大特色尤为突出: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对过时落伍者进行孤立和淘汰;在区域安全上组成伙伴联盟,对潜在安全风险做出抵御和防范。如果说1990年代曾经是“后冷战1.0版”,当时苏联集团轰然倒下,中国扩大改革开放,美国和西方在突然到来的太平盛宴面前,也有些不知所措和疏忽大意,认为快到了“历史的终结”,并很快全面掀起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然而,欲速则不达,风风火火的全球化浪潮未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残旧过气的极端意识形态还期待着东山再起,再图一逞;冷战的战败国还盘算着攫取疆土,重温旧梦。“后冷战1.0版”为此也几乎成了一锅夹生饭,世界又面临严峻的危机和挑战。于是,全球追求自由繁荣的国家和人民,现在又重新携起手来,民主尚未成功,世界仍须努力,“后冷战2.0版”正呼之欲出。
有人说“后冷战2.0版”意在制造新的阵营对立,破坏世界和平发展。此说颇为本末倒置。以俄罗斯发动侵略乌克兰战争为例,2022年初始,美国政府和情报机关就不断公开警告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当时相信的人不多,乌克兰政府还特别责备美国不应无端制造社会恐慌。美国政府当时的用意,是尽量把普京的侵略意图公之于众,希望借此有可能制止侵略。然而,普京和俄罗斯方面为此蓄谋已久,战争机器一旦开动,就很难再主动停顿下来。
普京发动侵乌战争,不但没有令乌克兰屈服,也让欧洲各国更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支援乌克兰抵抗侵略,因为保卫乌克兰,就是保卫欧洲国家自己。可见这个新的阵营对峙,不是欧洲主动造成的,而是被普京的侵略所“逼迫”出来的。北约的发展本来已接近“脑死亡”,但普京和俄罗斯亲自给北约注射强力清醒剂,唤醒北约,推动北约东扩没商量。这也说明所谓“后冷战2.0版”在性质上是个被动模式,当世界看到1.0版没有完成任务,熬出一锅夹生饭,于是现在不得不合力推出2.0版,为世界争取更光明和有希望的前途与未来。
关于中国目前面对的局势,据说中国官员访问欧洲,所到之处都号称只想谈经贸,不想谈政治。这种现象多少有点滑稽,因为在中国国内,大形势和氛围似乎正相反,看来表里有欠合一。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最近访问中国,虽然试图为双方关系止损,但双方在台湾海峡的武力对峙没有停止,在意识形态上的争执也一如既往。这也充分说明一个问题,一旦政治和意识形态达到截然对立的状态,在国际和经贸关系上就只能是貌合神离,接近于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境界。这在普通人际关系上也是如此,如果彼此的价值观世界观严重分歧对立,很容易感觉到交往的无趣无意义。
剩下的,可能真就像拜登政府的立场,大家修好护栏,然后公开竞争吧。如果觉得自己那套还挺灵,就大方拿出来给大家试试。这也是公开竞争的好处,灵不灵听任最后人心的选择、评判、拥护或淘汰。譬如说已被冷战证明是不灵的路数,现在又想搬出来再走一遍,那只能悉听尊便,不过有关国家和人民须准备好承受由此所产生的巨大机会成本。这可能也算后冷战2.0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吧。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