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泽玮:华英语之外的新移民问题
国会反对党领袖毕丹星建议,将英语测试列入新移民遴选条件后,华校背景的高龄老母不高兴地说,铁锤党要丢选票了。
相信不少吃过英语亏的老华校生跟母亲一样,听了毕丹星的建议,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他们熟悉的语言又被降格了。在涉及语言的议题上,他们少见地与行动党政府立场相同,即便双方出发点不同。华校生在乎的是华语,政府考虑的是移民政策。
然而,本地英文媒体此后公布的调查却显示,毕丹星的倡议有一定的民意支持度。
500名受访者中,约80%赞同将英语测试列入新移民的遴选条件。53%认为,无法以英语沟通的人,不应获批入籍新加坡。52%认为,申请者要能讲英语,但不一定要具备书写和阅读能力。受访对象均为新加坡出生公民,年龄介于18到69岁。上述调查以哪种语言进行则没有说明。
毕丹星的论点是,英语是新加坡主要沟通语言,能促进新移民和其他族裔间融合。从社媒网民留言判断,他的建议之所以引起共鸣,是因为好些人在生活中有过跟新移民鸡同鸭讲的经验,当中不乏非华族。
毕丹星的谈话反映部分民情,点出语言不通损害社会融合,但他提出的改善方法是否合乎实际,有待商榷。
语言是沟通的基本工具,但并非最关键。从单一族群或某族群是压倒性大多数群体的国家,移民到一个多元种族国家,能不能改变心态及打破既定思维去看世界,这才是融入多元种族社会的关键。
走在新加坡大街上,不能逢人就想当然尔讲华语。即便对方是华族,也不一定听懂,更何况是非华族,不仅听不懂,还会深感被冒犯。鸡同鸭讲次数增多,负面观感累积久了,心胸再宽大都会产生被新移民“侵扰”的委屈感。
老一辈新加坡华人也非人人都懂英语,但他们清楚知道,遇到非华族时改用破英语和方言沟通,异族同胞会非常领情的。
现代生活科技很发达,手机翻译应用随时派上用场,外加肢体、手势、表情等辅助,若有心沟通,肯定能克服语言障碍。
因为有工具可以解决,语言反而是低阶问题。倒过来说,一个新移民即便具备超强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遇上非华族时还不改讲英语,这种心态是否比不懂英语的新移民还更糟糕?
改变心态是关键,而这恰恰不是几道英语测试题能改变的。刻意一刀切把英语加入遴选条件,不但无法从源头解决社会融合问题,还可能释放不欢迎来自“华语国家”人士入籍新加坡的信号。
放诸四海,移民政策是加强国家竞争力的策略一环。
新加坡生育率长期不振,达不到人口替代水平,要拼经济就得引入新移民。已故李光耀资政曾公开说,“政府会小心翼翼地保护国人的利益,维持现有种族比例的平衡是我们立国之本,在引进新移民时,我们也特别关注这一点”。
《2019年人口简报》显示,本地华族整体生育率首次跌破1。按“维持现有种族比例的平衡”的政策考量,当华族人口生育率比其他种族低的时候,华人新移民比例自然会较高,以弥补华族人口替代不足。但也因为要维持比例,所以即便华人新移民增多,各种族人口比例也不会改变。
官方在遴选新移民时,得精密入微地平衡各种族比例。新移民遴选条件的增减须深思熟虑,若考虑不周全,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偏离政策宗旨。
若真要聚焦语言问题,与其拉闸前门、设置英语测试门槛,不如守住后门,在新移民入籍后,提供包括“新式英语”“巴刹马来语”等各种正规和不正规的语言教授。
事实上,很多新移民都是在新加坡工作了一段时间,考察及了解情况后,先成为永久居民,然后才决定申请入籍。他们不会对本地多元语言的特性感陌生,也多少掌握了新加坡特色的掺杂式语言。
社会融合除了靠新老移民双向努力,说到底还是个人心态和认知问题。新加坡虽以华人占多,对移民最大的吸引力不应是华人多的独特条件,而是法治健全、社会稳定等适合安家落户的环境。
新加坡不是个“只讲华语”的国家,这个概念入心入脑地大力宣导,远比设置语言门槛来得重要。更何况,新加坡本来也不是“只讲英语”的国家。
(作者是《联合早报》中国组副主任 simtw@sph.co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