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瑞士“六天永久中立”的启示
瑞士于1815年通过《维也纳公会宣言》成为永久中立国,并得到《维也纳公会决议书》等公约的认定,是世界第一个中立国。自此宣称永久中立的瑞士,长期在金融领域享有举世无双的丰厚红利,但是今天因为轻忽长期秉持的信用与信托精神,已然风光不再。瑞士并不是从去年制裁俄罗斯开始背弃信条,而是从2009年8月开始抛弃中立原则,向美国政府提供了一份4450名美国客户的名单,宣告瑞士放弃了208年的中立国原则和保密原则。
俄乌战争爆发后,瑞士进一步加入西方对俄制裁阵营,冻结俄罗斯在瑞士银行的资产。这引起了亚洲等地区在瑞士有着巨额存款的储户和信托者的不安,导致大量资金离开瑞士信贷等银行,引发瑞士银行的挤兑和破产危机。对此,深感不安的瑞士政府在3月23日又宣布恢复“永久中立”,取消对俄罗斯的一切制裁,取消对俄罗斯客户的资金冻结,不再对乌克兰出口任何武器。
不过这显然不符合美国利益,也不符合历史的真相。1815年,正好是英国称霸的时间——英镑开始逐渐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也就是说,瑞士的所谓永久中立国,只不过是当时欧洲霸主英国在欧洲内陆安插的一个“抓手国”罢了。
3月24日,美国司法部即以宣布调查瑞银和瑞信是否帮助俄罗斯寡头规避制裁的方式施加压力。最终,3月29日,瑞士在再次宣布“永久中立”六天后,又一次放弃中立,恢复对俄罗斯的制裁,恢复对俄罗斯资金的冻结,并同时宣布向乌克兰援助25辆豹式坦克,以表达自己坚定不移“捍卫西方价值观”的态度。
瑞士这个“六日中立”,让人想起一个成都往事。明末张献忠占领成都,容许士兵可以洗劫三天,士兵就到处抢劫。一日,张献忠跟下属在街上,看见一个妇女在逃难中带了两个孩子,一个六七岁,一个大约十几岁。但是这个妇女背着十几岁的大孩子,拉着几岁的小孩子奔走,看上去十分滑稽。张献忠对下属说:我打赌,那个小孩不是她亲生的,她背上的那个才是。于是下属把妇女抓了过来,问她两个孩子是不是亲生的。妇女说:小的一个是亲生的,大的一个是丈夫战友的孩子,托付给了自己一家。
张献忠大为震撼,感叹到:这才是真的友情,可以托妻寄子的友情。然后给了妇女一根柳枝,说“不用逃了,把柳枝插在门口,就不会被抢”。妇女把消息告诉了邻居,邻居都在门口插上柳枝,张献忠明知道是妇女告诉大家的,但他还是信守承诺,不让手下抢劫有柳枝的居民。后来这条巷子就叫做插柳巷,也就是今天笔者居住地附近的成都林荫街。
在博弈论中,双方如果想要合作,中间必须要“有约束力”的协约。这个约束力,就是违约代价。瑞士得罪美国的后果,远远大于得罪俄罗斯和银行客户,这是“六日永久中立”背后的理性选择。
当受到各种影响的情况下,协约已不再具有约束力,或者双方开始就没签订过正式协约,违约已经不须要付出任何代价时,某一方仍然遵守约定,这就是契约精神。明末插柳巷女士具有这一精神,瑞士则与之渐行渐远,但是这可能成为新加坡、迪拜或者香港这些未来新世界金融中心的根基。毕竟,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说过: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着意味深长的、难以测度的过去催化而成的,都是因果之链推演而成的。
作者是四川师范大学
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