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李玉林:中国足球不是一朵奇葩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4-12 07:55

从国家队主教练到中国足球协会主席到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到大大小小各级官员,再到因为涉嫌参与赌球而被传失联的一大批球员,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足球再次陷入千人唾万人骂的窘境。联想到十多年前的谢亚龙、南勇、杨一民等人,中国足球俨然成了“大染缸”,浸染能力超强,谁来也没用。

多少年来,中国足球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奇葩现象。领导人极为重视,成绩却越来越差,黑色几分钟,各种惨案不断,社会上吐槽了二三十年,春晚上永远是大伙儿乐此不疲的痰盂,骂中国足球可以上头条,可以当网红。其实,中国足球并不是一朵奇葩,它所有的孱弱、功利、短视、肮脏、龌龊,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这个社会的产物。作为一个有近30年“看球龄”的老球迷,我很想为中国足球说几句辩护的话。

首先要说的是,中国就几乎没有适合足球生长的土壤。一颗种子,把它放在空气里,能长成参天大树吗?对于中国足球这颗种子来说,它始终没有找到适宜生长的土壤。

中国的足球场本来就少,大部分球场还没有孩子在踢球。西班牙名帅贝尼特斯来到中国以后曾经很纳闷,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不能边踢球边学习?他发现,一旦一个人选了足球这条路,就要放弃自己的学业。在中国这样一个学生学业负担普遍较重且体教分离的国家,每一个骂中国足球的球迷,都面临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为什么不送自己的孩子去踢球?

不光踢球和学业之间难以兼顾,与其他国家相比,在中国,普通孩子踢球的费用巨大,能够承担风险的,都是相对富裕的家庭。所以说,在现今中国踢球的孩子里,少有穷苦出身的有志青年,多的是不学无术的少爷兵。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的球员个人素养那么差,踢得臭不说,还有一身的臭毛病。

土壤差就算了,中国足球的整个大环境也是糟糕透顶,默默耕耘者少之又少,揠苗助长的倒是屡见不鲜。为了早点出成绩,未成年的球员被“领导”带去改年龄,一度成为普遍现象。该练基本功的时候,大家却都在拼身体,年少时以大欺小本事很大,成年之后就原形毕露;足协掌门人为了政绩,可以暂停联赛的升降级,导致联赛乱象丛生。换一任领导人,就换一次目标,换一份计划,追求的都是短期政绩,少有长远规划。

1997年十强赛,关键战役前,让球员又是升国旗,又是表决心,不按足球规律办事,最后只能是动作变形,心态失衡,败走麦城。德国强的时候学德国,巴西强的时候学巴西,看到别人留洋有成果,自己也强行把人都派出去,看到“归化”短期内可以提升成绩,就一门心思搞“归化”。但凡有几个好苗子,也经不起功利主义和官僚主义这两座大山的折腾。所以说,应该痛斥的是决策者,是足球的管理者,而不是中国足球本身。

说到底,中国就没有建立起什么像样的足球文化,所以也别奢望足球能带来像样的成绩。在我看来,职业体育至少产生了有代表性的两种文化模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体育文化模式。在这种模式里,体育是生意,劳资双方通过谈判维护各自利益,比赛主要突出的是娱乐性,制造的是球星,观众享受比赛,体育成为大众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

另一种是以欧洲为代表的、我称之为社区体育文化模式,突出的是竞技和传承,一支球队根植于一座城市、一个社区,不管它成绩如何,都有着忠实的拥趸。球迷把自己看成球队的主人,成绩再差也不离不弃,该支持永远都支持。由于这个原因,欧洲至今还有一些联赛拒绝外来投资者,甚至拒绝个人拥有球队。

相比之下,中国足球在30年前足球文化培育的黄金时期里,过早地走上了职业化和商业化的路。商业足球也不是不能做,就怕做得不彻底。投资人被当猴耍,利益始终得不到保障,有几个被逼急了,联合起来另起炉灶,要办英超式的职业大联盟,但类似的“起义”都因为行政力量的干预而偃旗息鼓。职业化让原本业余体校式的培养模式彻底被推翻,却没有建立起新的模式。某个地方青年队,经上海、陕西、贵州、北京,几次转手折腾,最终只能落得个解散的下场。

金元足球带来的短暂繁荣犹如回光返照,成为压死中国足球的最后一根稻草。就算是像恒大这样拿过两次亚洲冠军的辉煌俱乐部,最后到底培养了多少忠实的球迷?商业足球,抑或是社区足球,都能成功,中国足球的决策者却选了不伦不类的一条路,实在让人惋惜。

所以说,中国足球并没有那么奇葩,不应该成为公共痰盂;相反,它是一个受害者,球员也一样。某位足球名宿说过,中国一定也有梅西,但都戴着眼镜在教室做题。中国足球的从业者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中国的梅西”摘掉眼镜,奔驰在赛场上。面对破败的中国足球,长吁短叹、冷潮热讽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如果它是中国体育乃至中国社会的一块顽疾,分析它、治疗它,才是正确的态度。

作者是山东记者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