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赵治纲:拼经济应成为当前中国各方高度共识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2-10 07:56

赵治纲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政府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起步之年,是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2023年特别须要全力拼经济,中长期更须要努力拼经济。

“拼经济”是破解当前困局的战略需要。一是经济发展的长期需要。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经济品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离不开拼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二是化解重大风险的现实需要。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风险,必须靠发展经济来解决。发展经济是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关键一招,尤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必须通过发展经济来缓释,以时间换取空间。三是提振各方信心的战略需要。改善预期和提振信心是破解经济难题和实现经济全面复苏的金钥匙。当前居民信心、民企信心、小微信心、外资信心、市场信心等较为低迷,必须通过拼经济来大力提振。

因此,拼经济应成为2023年乃至未来经济工作的指挥棒,不能动摇,更不能折腾。

拼经济已成为中国中央和地方的关键共识。当前不仅中央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地位,地方政府也是鼓足干劲和全力以赴。从全国31省份披露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来看,今年在4%至9.5%之间,目标跨度比较明显。值得一提的是,有25个省份的GDP目标超过5.5%。

从春节后地方召开的大会来看,如上海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广东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重庆召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以及浙江则召开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会等,各地拼劲十足。从中长期来看,“抓发展”“拼经济”更具必要性。经济增速是实现2035远景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实现2035远景目标,需要GDP年均增长不低于5%,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把经济增速和增长质量对立起来,甚至认为中国应适应经济低速增长的观点,不仅片面,更具有误导性。

拼经济依然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去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极不平凡和极为困难的一年。在疫情反复冲击、内外部经营环境急剧变化、地缘政治大幅恶化、美元持续加息和房地产投资明显下滑等因素综合影响下,中国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GDP呈下行态势。虽然全年同比增长3%,但与年初设定的5.5%预期目标差距明显。

今年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明显增多,尤其疫情防控措施全面优化和放开后,市场信心企稳、需求逐步回升和政策效应的全面叠加,经济社会活力将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形势将明显好转。然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内外部风险和挑战。

一是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外需恐将明显弱化。联合国近期发布的《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约3%降至1.9%;世界银行也大幅下调今年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预计将放缓至1.7%,远低于2022年6月份预计的3%。

二是地缘政治冲突呈现上升势头,全球格局加快重塑。持续近一年的俄乌战争近期进一步恶化,双方都在进行大规模军事准备。特别值得关注和警惕的是,中美斗争全面升级,台海形势不乐观。这表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全球格局将更加不可预测和不稳定,也让一些外资企业急于降低地缘政治风险,进行迁移或对供应链进行多元化布局。

三是中美科技战日益加剧,供应链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美国对中国半导体技术和设备的最新出口管制,同日本、荷兰签署协议对华出口晶片设备进行联合遏制,组建晶片四方联盟,特别是拟对中国头部科技企业华为公司全面断供,试图引导中美科技走向全面脱钩,表明中国科技企业供应链存在重大风险隐患,未来产业升级日益艰难。

四是中国经济三重压力仍在显现,经济金融风险处于高位。尽管去年GDP突破120万亿元人民币(约23万亿新元),成绩来之不易;但是,房地产低迷、消费疲软和民企信心不足,依然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三大痛点”。部分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土地市场持续低迷,财政收支矛盾较为尖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攀升和城投公司债务风险高企,尤其个别区县财政十分困难,公务员工资都难以按时发放。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土地出让收入、本级财政收入、“三保”支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等关键指标,依然承压,明显不乐观。

由上可见,拼经济虽然成为当前中国中央和地方的共识,也是社会各界共同心声,但不能不顾风险和当地财力乱拼,再搞一轮传统项目投资。拼经济不仅须要打响改革攻坚战,更须要着力激发经济活力,真正做到“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尤其须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放手大胆作为,给基层官员松绑,全面激发干事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作者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土地出让收入、本级财政收入、“三保”支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等关键指标依然承压,明显不乐观。拼经济虽然成为当前中国中央和地方的共识,但不能不顾风险和当地财力乱拼。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