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张竞:从技术面谈中国气球现身北美事件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2-09 07:55
张竞:从技术面谈中国气球现身北美事件

张竞

2月初由美国民间人士发现,出现在北美地区上空,引发北京与华盛顿外交对抗,更显现美国朝野政党矛盾之气球事件,尽管中国坚称那是民用科学研究无人飞艇,但在美国将其击落后,是否仍有余波,尚待观察。

解读本次事件,许多人都从政治外交较劲角度切入;但衡情论理,由于借由气体浮航空中,并在相当程度上亦能具备操控其运动之飞航载台,不论是以飞船、飞艇抑或气球称之,确实是能够承载各类感测器,执行对地与对空情报搜集任务,以便获得影像情报、信号情报与通信情报,甚至是装设雷达与光学侦搜器,执行区域监控掌握目标动态。

再加上这种飞航载台亦可携带通信收发机,成为扩大指挥管制的无人飞行载具,低空突穿渗透涵盖范围之中继站,或是运用其有限之运动能力,侦测敌方对空侦搜雷达的盲区,以便借由雷达脉波信号强弱变化,描绘出隐空图。甚至刻意借此突破进入特定监侦区域,测试敌方空防体系应对目标处理措施与反应速度,或是运用空中飘流速度变化,试探对空监视雷达系统活动目标显示(Moving Target Indicator,MTI)功能,所设定之速度滤除位准(filtering threshold)。此外,甚至搜集气象参数,或是掌握对流层顶或平流层高空喷射气流(jet stream),其实都可将其视为情报搜集载台。

若要真正判断这类飞航载台作业能量,基本上必须要从它的飞航轨迹、高度变化、发射信号参数、对外通联状况,以及实际检视它承载的各项装备加以认定。假若在飞航过程中,飞航载台并未与地面控制站台保持密切通联,积极透过通信链路传送资料,事后必然要将其回收,才能获得所承载感测器所搜集的资料。

不过,载台若要能执行长途飞航任务,原则上都要仰赖高空喷射气流的助力,但那就犹如在激流中泛舟,对于转向与调整速度及高度,掌握运动飞航轨迹来说,其实会受到相当的限制,仅能顺势而为,随着气流飞航,不可能自行掌控显著地自主运动。

但是由于目前气象科技已经能够相当精准预估高空喷射气流的变化状况,因此经过事先详细估算,让飞航载台顺着高空喷射气流,尽量接近预定侦搜或是其他任务的目标区,然后再借由调整感测器指向角度,弥补误差,在技术层面上并非绝无可能,但确实存在相当风险。若采料敌从宽、御敌从严的态度,做出最坏打算,以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思维,应对不明飞航载台入侵领空,在情理上确实说得过去。

美国国防部面对社会激烈反应与强大政治压力,仍能坚称该不明飞航载台活动高度,远高于民用飞航航线,亦未对地面构成安全威胁,同时强调美国已采取措施,确保其无法获得敏感资讯,并且在最初阶段,基于考量地面人员安全,拒绝断然将其击落,必然是经过严肃考虑与审慎研析。这一立场必有所本。

特别要在此指出,尽管依据1947年《芝加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5“国际民航公约之飞航资讯服务”,在施放与回收这种飞航载台时,都应当发布“飞航安全通报”(Notice to Airmen或Notice to Air Missions,NOTAM);但各国经常都有所轻忽,并未完全遵从规范。

同时,中国在回复美方查询时,虽然坚称为进行科学研究之民用无人飞艇,但口说无凭,若不能提出在发布“飞航安全通报”时所应详述之飞航计划,恐怕确实难以让美国采信。同时若依北京外交部说法,这一飞航载台是因受到“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影响才进入北美上空,但平心而论,也应发布“飞航安全通报”,提醒民用航空活动从业人士,因此确实存在影响飞航安全威胁的因素。

如今美国军方在国内政治压力下,采取行动击落气球,让中国社会相当不满。但若回顾历史,1974年5月,当大陆政府解放军派机击落美军侦察气球时,执行任务的飞行员曾被视为英雄。其实此时应当冷静下来,若双方位置调换并设身处地思考,北京不也是会宁可错杀,也不轻易放过入侵领空之飞航载台吗?

当然在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整个事件的处理判断必然会受到民间舆情、民粹情绪、政客炒作以及主政者政治算计影响。但若双方要继续援引国际法条,透过外交阵线来打法律战,最后还是要靠科学理性的客观证据来决定何方占上风。

但北京必须牢记“止谤莫若自修”,要让外交对手不能找碴,趁机无限上纲政治操作,绝不能在作业程序与国际规范上有所疏漏,否则绝对是百口莫辩,无法获得国际社会接受与认同。

北京与华盛顿外交过招,希望双方关系不能和缓,趁机炒作让外交协商破局,刻意要将关系搞成对立者,大有人在。不论是在美国政坛或是中国决策体系内,总会有人对双方应对存有异见。但尽量透过技术面切入,讲究理性,压制情绪,让真相具体浮现,才能让中国飞航载台现身北美事件顺利落幕。

作者是中华战略学会资深研究员

北京必须牢记“止谤莫若自修”,要让外交对手不能找碴,趁机无限上纲政治操作,绝不能在作业程序与国际规范上有所疏漏,否则绝对是百口莫辩,无法获得国际社会接受与认同。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