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社论:期待新内阁能为台湾产业做的几件事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1-31 09:01

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社论

台湾内阁改组,由陈建仁、郑文灿取代苏贞昌、沈荣津,出任行政院长、副院长。财经阁员部分,除财政部长由原政务次长升任,没有任何变动,中央银行总裁、国发会主委、经济部长、金管会主委、主计总长,全部留任。在这样的情况下,期待会出现新的气象,理论上是不可能。但是既然行政院首长更换了,也许会有新的做法与风格也不一定,所以我们仍然抱持一线希望,并提出建言。

这一任的内阁,任期至2024年5月19日止,但明年元月选出新任总统副总统后,行政院将进入看守阶段,依法不得进行重大政策与人事更迭。因此,新阁期限就是一年。因此,任何期待新阁提出大破大立政策之想法,都是不符实际的。

海内外专业机构对于2023年全球经济展望,基本上抱持悲观的看法,最乐观的恐怕只是希望下半年可以止跌回稳。面对俄乌战争何时结束、严重通膨压力、美元持续升息、石油天然气及稀有资源价格波动剧烈,全世界政府莫不战战兢兢,严肃以对。

台湾做为一个以外销导向为主的小型经济体,基本上无法靠扩大内需支撑整体经济成长,还是要回到如何振兴出口,争取国际市场商机。面对国际竞争与地缘政治双重压力,台湾产业面对的困难是巨大的,必须在“去中化”、“去台化”的困难抉择中找到最适方案,考验着企业经营者智力与毅力。政府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不能帮忙,也绝对不能成为产业创新的阻力。

台湾大多数产业最关心的议题,莫过于两岸政治与经济关系的稳定。不论何党何派,为了台湾经济与产业发展,都应该尽最大努力,降低或延后两岸冲突的可能性。民众需要的是安全与安定,也唯有在安全与安定的前提下,台湾才能谈任何层面的发展。我们期待新阁可以在两岸关系上交出改善的成绩。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台湾已有许多企业发展为国际性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早已不应局限在台湾,未来如何积极引用境外人才,包括中国大陆的优秀人才,将是新阁施政的第二大议题。

美国拜登政府倡导的产业本土化,当然有其政治与本国利益的考量,但是我们也必须指出:这些主张并不一定符合台湾产业的利益。以Chip 4为例,包括日本与韩国,均认为唯一的获利者只有美国。政府在这个议题上,应该联手日韩,能不签就不签,若是非先签不可,也应将打击面降至最低。

传统产业发展,包括机械业、纺织业、食品业、金属及石化上下游产业等,因为东南亚庞大市场的崛起,商机将十分惊人,我们应该趁此时机,鼓励厂商积极部署,政府则给予最大的财务及关务便捷上协助,避免亚细安+5真正兴起时,台湾成了唯一的局外人。

生技医药产业将是台湾继资讯半导体之后,最有希望的另座“护国群山”,但生技产业发展需要扎实技术,与广泛国际合作,绝对不可能闭门造车。陈建仁院长出身公卫,对此应有极深造诣,但从其在高端个案表现,不能不让人捏把冷汗。

扩大国际合作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与台湾生技企业短期利益可能背道而驰,但是为了更大的愿景,冀望新阁可以坚持长期利益,以瑞士为师,未来创造出如诺华及罗氏等真正的国际级生技企业。

服务业创新是另一项重大考验,包括金融、电信、媒体、海空运输、影视文化、电子商务、餐饮服务、零售批发,台湾更应掌握亚太地理中枢、全球华人广大族群等趋势,结合产官学研力量,擘划短中长期愿景与目标,以韩国与瑞士为师,脚踏实地逐一落实,俾扩大就业与国际影响力。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