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努力改变对精神病误解与偏见
2022年10月10日
今天(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民意调查机构舆观公司(YouGov)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本地年轻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相对较高,但仅有超过三成成年人认为,精神病被污名化的现象逐渐减少。这显示本地在改变对于精神病的误解与偏见方面,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政府当前推行的健康SG计划,强调预防胜于治疗。跟生理健康一样,预防的概念或许更适用于心理健康领域。
精神病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城市高密度人口的居住环境以及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意味着日常生活的压力更大,居民的心理健康就更容易出现失调。根据心理卫生学院在2016年至2018年进行的心理健康研究,本地每七人中有一人一生中曾经历精神失调,这包括重郁症、躁郁症、广泛性焦虑症、强迫症,以及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等。尽管对个人正常生活的影响程度不一,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还是不容忽视。
与生理健康如三高、心脏病、中风、癌症等相比,社会对精神病重视的程度仍然不足。然而跟生理健康相比,“病从浅中医”的道理恐怕更适用于心理健康。一些开始或许仅是悲观或情绪低落的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与适当的纾解,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恶化,甚至导致厌世轻生的危险倾向。因此,健康SG计划同样要关注心理健康,在萌芽阶段就把问题处理掉。
社会对精神病的误解与偏见,或许是导致不少人讳病忌医,没有尽早应对的原因。这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正如上述调查所发现,近七成的本地成年人认为精神病还存在被污名化的问题。由于担心外人的异样眼光,一些病患或家属因此无法及早坦然地面对问题,寻求帮助。这类可以避免的不幸局面,应当予以纠正。
并非所有的心理健康问题都须要寻求专业协助,很多时候,个人面对生命里的重大挫折,如患上大病、亲人患病或离世、严重车祸或伤亡意外、失业、离婚等的时候,亲密圈子里成员的关心和照顾,当事人愿意找信任的伙伴倾诉,舒缓负面情绪,本身就是一种“治未病”的积极做法。这就意味着个人平时得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经营自己的社交圈子,在亲朋好友中有几个能谈知心话的对象。
此外,现代消费文化促使人们更多向外追求,而忽略了内心精神世界的需要。社交媒体的流行,更导致网络霸凌这一新现象的出现,年轻人因此而走上绝路的悲剧时有所闻。这种身心失衡的状态,让人们在碰到生活打击时,缺乏必要的心理资源来面对挑战。若在平时培养良好的嗜好,如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又或者有宗教信仰,建立对生命的正确观念和积极态度,相信就能够保持身心的平衡健康,也更有能力应对精神失调。
如果精神失调的程度超过了个人单独应对的能力,能倾诉的知心亲友又缺乏足够的知识来开导自己,寻求专业协助就变得很有必要。心理学界发现,唯有病患自己承认面对问题,需要帮助,在药物治疗之外的心理辅导疗程才更容易见效。这又回到社会整体对精神病有正确认知的必要性。因此,持续的宣导和教育必不可少,特别是在求学阶段。调查发现年轻世代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相对较高,侧面证实了这个道理。
跟传统社会误以为精神病患是受到超自然力量影响,或俗称的中邪对比,现代人普遍接受精神病这个医学概念,无疑已经是一大进步。但社会普遍还是对精神病存在某种误解和歧视,使得人们不够重视或在有需要时不敢求医。减少社会对精神病的误解与歧视,提供有需要者和家属更便捷的协助,这些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持续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