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兵云:中俄关系为何一路逆势而上?
自俄罗斯脱离苏联成立俄罗斯联邦那天起,两个当事国及其他国家的各界人士几乎无一看好中俄关系。叶利钦政府早期无条件向西方“一边倒”,并按照美国的意愿进行“休克疗法”,似乎印证了他们的判断。当中俄于1996年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时,各界仍然看衰,因为当时两国漫长的边界还没划定,而这正是当年中苏关系恶化的重要冲突源。
2001年两国签订有效期为20年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理念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2005年6月2日两国互换《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彻底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消除了中俄关系中的最大不确定性。
至此,各界还是认为中俄关系只是高层推动下的表面友好,是美国压力下迫不得已的相互利用、逢场作戏,一方面,中俄关系经济基础薄弱,“政热经冷”的跛脚关系难走远,另一方面,地缘政治上的潜在威胁将腐蚀两国战略互信,此外,两国民意基础并不牢固。
2014年2月8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并抵制索契冬奥会,习近平出席冬奥会开幕式。2015年4月和9月,中俄领导人相互出席对方举办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2019年,中俄发展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21年7月,两国决定延期《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22年2月4日,在美国及其盟友抵制北京冬奥会之际,普京出席开幕式,两国发表《中俄关系声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表示,中俄关系上不封顶,两国战略合作不设禁区。
在长达26年的时间里,中俄关系在大局稳定的基础上芝麻开花节节高,甚至上不封顶。中俄关系为何能一路逆势而上?
根本原因是美国长期同时以中俄为战略对手。美国若只在冷战结束初期同时以中俄为战略对手,即使美国同时威胁到两国核心利益,中俄合作也极有可能只停留在短暂的战术层面。然而,作为冷战后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为了巩固和强化其世界霸权,美国一直在同时针对中俄这两个欧亚大陆的核心国家。
冷战结束后,美国全力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以削弱或限制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除了不断扩充北约成员外,美国还试图防止其欧洲盟友在经济上与俄罗斯过于密切。俄罗斯与欧盟的天然气“北溪2号”迟迟不能落地,美国的干涉是重要原因。美国上述行为不但削弱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还威胁到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等核心利益。
在此期间,美国一直插手中国的台湾和西藏等中国核心利益问题。2010年以来,美国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干涉又扩大到南中国海、香港和新疆等问题。近年来又先后重启了美日印澳四国安全对话机制(Quad)及建立AUKUS军事同盟,还推出了针对“一带一路”的“重建美好世界”计划及减轻对中国世界工厂依赖的全球供应链弹性计划,而贸易战、科技战、人才战一直在继续。
美国还在中俄之间的共同邻国——中亚,发动颜色革命。在意识形态上,拜登政府也以中俄为对象进行针对和孤立,2021年12月召开的民主峰会视频会议,其目的之一就是攻击中俄的所谓威权体制。
在长期共同应对美国压力的过程中,中俄建立了元首年度交往、总理定期会晤、副总理级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立法机构合作等高层交往机制。中俄间畅通有效的多种交流机制有利于两国及时消除误解,保持高度战略互信。
美国同时对中俄针对还促进了两国经贸关系的飞跃。为了减轻油气资源过度依赖欧洲市场,俄罗斯加大与中国的油气合作。
中俄油气合作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2019年12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两国贸易总额得以在该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于2021年再创1400亿美元新高。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与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发展战略完成对接。中俄加长了两国关系中的经贸短板,从“政热经冷”发展成为“政热经热”。
作者是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