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孟达:抗疫攻略“万变不离其宗”
漫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疫苗是我们的盔甲也是武器。
政府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在2022年的第一场记者会,可以说是为抗疫定性为“地方性流感”新阶段正式揭开序幕,为抗疫攻略掀开新篇章。
为了应对奥密克戎毒株可能大规模传播,之前的“完成接种”的定义已变得过时,打了追加剂,才能说是“完成接种”;“完成接种”状态也被冠上了有效期。
从2月14日起,打了两剂信使核糖核酸(mRNA)或三剂灭活疫苗之后,未能在270天内再打追加剂,就不能算是“完成接种”。这也意味着生活和工作上的种种差异化对待将接踵而至。
抗疫攻略的调整,考虑到接种不同疫苗者的情况,可概括为二加一,或是三加一。为了方便国人,每个接种疫苗者的数码记录应有必要的提醒。
接种疫苗和追加剂可显著防止奥密克戎患者出现严重症状或住院,英国的数据显示,接种了疫苗的保护效果为72%,打了追加剂之后的效果提升为88%。
卫生部长王乙康在1月5日的记者会上强调,由于我们的疫苗接种人口比率高,减缓了奥密克戎在本地社区的传播,也因此给了我们更多时间了解这个新的敌人。
跟看不见的敌人打仗,更加必须“知己知彼”,这得靠本地和国际专家的研究。
为长久计,开拓更多疫苗来源,确保疫苗供应充足,仍是未来的重点。卫生科学局即将完成美国制药公司研制的诺瓦瓦克斯疫苗的评估。据新加坡专家的看法,它对抗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两种变异毒株的功效,比本地现有的非mRNA疫苗更好(指中国的科兴和国药)。新加坡早在一年前便已签署订购协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疫苗是我们的盔甲也是武器。
所谓的地方性流感也是世界性流感,它每年周而复始向地球报到,人类早已习以为常,并不在意,注射冬季流感预防针并非强制性,即使在北半球或是南半球的冬季,出国旅游的人打流感预防针的情形并不普遍。
但是,流感每年在各国夺去的人命确实不少。1918年到1919年的全球大流感疫情中,死了数千万人。新加坡地处热带,无须为流感问题过分操心,国人也从来不关心本地每年死于流感的人数。事实上,过去两年冠病疫情期间,在本地已接种的人口当中,死于流感的人数远远高于冠病死亡数字,人们对冠病的恐惧却远远甚于流感。
时下的冠病传播力强,加上航空业发达,病毒无远弗届,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厉害的对手。
冠病在全世界大面积传播,因而容易变异,德尔塔毒株的出现,杀伤力强,引起更大的恐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奥密克戎毒株在去年最后一季横空出世,传播力震惊世界,马上成为多个国家专家的研究重点。
国际上几项研究结果给我们带来“好消息”,奥密克戎毒株确诊病例在全球激增,但重症和须入院的病例并没有显著增加。
西方专家证实,奥密克戎毒株对患者肺部的攻击力不强,只感染上呼吸道,以致症状轻微。本地数据也印证了这个神秘新客并不那么可怕,之前累计的2252起奥密克戎病例中,只有三起需要输氧,并且都在三天内脱离输氧状态;住进加护病房的病例为零。从数据看来,新一波疫情似乎更具有“地方性流感”的样子。
王乙康说,新加坡要具备“冠病韧性”,就必须像应对德尔塔一样应对奥密克戎所引起的新一波疫情。他说:“在下一波疫情退去时,新加坡将更坚韧,来到另一个里程碑,也就更能像应付每年的流感病例一样,在后续的几波冠病疫情中乘风破浪。”
奥密克戎不会是最后一波,我们心理上必须有所准备。
2003年的沙斯与这一轮的疫情相隔17年,各国的互联互通无法中断,也许意味着,跨境病毒引发疫情的次数也会更加频密,每一代人都可能不只一次面对不同类型的“大流行”。
美国加州大学专家甘地乐观地期待,奥密克戎毒株在人群中产生充分的免疫力,就有可能结束这场大流行。
传播力强的奥密克戎如果就此取代更强的杀手德尔塔,也许就应了古人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然而,之前专家也告诉我们,毒株大规模传播,可能进一步产生新变异。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已让我们看到太多祸福难料的变数。
抗疫攻略随着疫情的演变而演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医疗体系的正常运作是第一关也是最后防线,必须守好。
传染病不管名之为全球瘟疫,或名之为地方性流感,社会上须要接受医疗和住院的各类病人的利益也必须兼顾。心脏病暴发、中风等等重病且不说,吃饭时不小心被鱼骨刺进咽喉、被滚水烧伤等生活中每天上演的人间紧急事故,都须要医院的及时护理,绝不能由于医院的防疫措施或是压力而见死不救。
近日中国的清零政策失守,西安疫情告急,有孕妇因缺乏核酸检测证明,在医院外等待多时以致胎儿流产,事件背后隐约可见的是更多更大的防疫政策问题,给中国抗疫成功故事打了很大的折扣。
(作者是本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