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林义明:我们真准备好了吗?——中国崛起的语文挑战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1-12-18 07:18

时事透视

CNBC财经网记者最近采访了10位本地中国科技公司的现任或前任员工,所有的受访者都反映一个现实:即便是中国科技公司在面试时使用的是英语,一踏入公司,面对的却是一个中文世界。

我可以理解为何这些国人感到苦恼,因为重要文件都是中文的,一位受访者自称华文水平“一般”,感到穷于应付,不得不知难而退,黯然离开。一位腾讯前雇员具体地形容了自己的感受,很能代表大家面对的困境:“一切都是中文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当你须要表达一个观点,而你的蹩脚华语无法表达。”

受访的人力资源顾问也证实了这点:“我们不是在讨论如果你能用流利的华语工作就能给自己加分的问题,这(会使用流利的中文)实际上是必要的条件。”

随着中国资金大量流入新加坡,中国公司在新加坡大刀阔斧地扩展业务,对中文人才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但让人感到窘迫的是,这个华人占了四分之三人口的国家所培养的中文人才,却不足以应付需求。

具有敏锐新闻嗅觉的不只是CNBC记者。早在今年3月,国际知名人力资源网站eFinancialCareers在报道中就已经敲了警钟。越来越多中国富豪把钱转来新加坡,他们需要能掌握中文的银行经理帮忙管理财富,但银行要在新加坡寻找能说好商务华语的人才,简直是“超级具有挑战性”。

有人力资源公司主管透露了间中的难处:求职者须要准备一份中文简历,在面试时用华语谈论商业交易,并展示他们能读懂的中文文件样本,这些要求足以把绝大部分的求职者淘汰掉。

一如既往,新加坡总有人盼望着中国人会在工作上完全用英语来跟本地人沟通,这个期望甚至可以追朔到上世纪90年代。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并不会发生。

中国公司要在新加坡设办事处,当然必须适应新加坡以英文为工作语的外在环境,这就是为何它们必须以英语面试求职者。然而,公司内部运作使用的语文,还有更重要的是总部必定是使用中文的事实,肯定不是我们说要改就能改的。

这让人联想起中国空间站的操作界面使用的全是中文,使得不少想要加入中国空间站的法国,德国等航天员,开始积极学习中文。据报道,正有不少国家申请加入中国空间站,如果新加坡是其中之一,我们的未来航天员肯定必须得掌握航天科技水平的中文。

所以是到了诚实面对自己的时刻了。新加坡推行双语教育多年,培养出来的年轻人虽说大多能说华语,但不少水平流于表面,有时连跟来自中国的同事话家常都倍感吃力。难怪有人力资源顾问会建议他们多读中文资讯,用中文传微信,看中文电影和电视剧。

即便是我们通过特选学校,以及允许更多学生选修高级华文来培养中文人才,他们的华文学习之路也止于中四。在考获中四高华及格之后,这些“中文人才”就跟中文说拜拜了,继续在初级学院选修华文的文科生为极少数,理科生更是凤毛麟角。

理工学院就更不用说了。2020年,超过一半的中学毕业生进入理工学院,其中包括一些曾选修高华的学生,他们相对具有学好商务中文和科技中文的能力,很可惜的是理工学院并无提供这样的选择。

在新加坡学习中文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了初级学院和理工学院的这个“中文学习断层”,即使大学有意推出科技中文或商务中文的课程,学生一下子要重拾中文,尤其是对当了两年兵的男生而言,难免深感疏离。历年成批培养高华人才的政策,因此无法发挥应有的最大潜能,协助我们应对中国崛起的语文需求。

务实是新加坡的立国之本。如果有一天,我们一觉醒来猛然发现要学习某项尖端科技,唯一的途径是通过中文,我们的年轻人是否真的已经准备好了?这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问题。

作者是本地时事评论员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