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评论:奥密克戎威胁易被低估 第三针事不宜迟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1-12-16 09:10

来源:明报

明报社评

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Omicron)蔓延全球,多国单日确诊病例急升,世界卫生组织形容其传播速度“前所未见”。Omicron相对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容易令人低估其威胁,然而由于它的传播力极强,更胜之前的Delta变种病毒,确诊病例暴增,纵然不少人毋须送院,病人之多,依然可以压垮医疗系统,严重影响正常经济活动,英国等地纷纷收紧防疫措施,正正突显了疫情的严重。经过半个月研究,专家初步确认,若不打新冠疫苗加强剂,即所谓第三针,疫苗保护率可跌至不足三成半。香港与内地“动态清零”,外防输入从严把关,面对Omicron威胁,暂时尚能应付,惟特区政府要有两手准备,扩大第三针计划事不宜迟。

重症虽少传播力惊人

染疫者众令医疗爆煲

Omicron上月底在南非首度发现,至今不过半个多月,全球已有77个国家录得相关病例,世卫相信Omicron其实已扩散到全球大部分国家,只是未被发现,由它引发的新一轮疫情,预料数星期后将在多国陆续进入高峰期,意味这个圣诞新年,很多国家都要在Omicron阴霾下度过。

世卫形容,与其他新冠病毒变种相比,Omicron传播之快前所未有。单看英国情况,其实已可见一斑。两周前,英国发现首宗相关病例,上周五单日新增Omicron个案已增至448宗,及至本周一,数目更升至1576宗,卫生部门相信实际感染人数远不止于此。现时英国单日新增新冠病例约有6万宗,是1月初以来最高,病例以Delta变种为主,然而官方推算,倘若Omicron感染者持续几何级数上升,短期内它将超越Delta,成为全国主流病毒株,本月底更将突破100万,每日超过10万人确诊。

上月初,欧洲大陆疫情严峻,部分国家需要封城抗疫,甚至打算强制全民打针,当时英国尚在庆幸本地抗疫形势整体良好,今冬疫情未必太严重,未料Omicron忽然杀出。英国政府对于仿效欧陆国家引入“疫苗护照”,之前一直有保留,可是随着抗疫形势急转直下,官方亦得推出“B计划”收紧控疫措施,包括首度强制夜店等人潮拥挤场所,采用疫苗通行证措施。

Omicron出现以来,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包括它的传播力、致命度,以及现有新冠疫苗保护效力,经过半个月研究,专家对其特性算是有较多掌握。Omicron的致病性,虽较之前的Delta温和,较少重症及死亡个案,惟传播力更强,纵然曾经染疫身怀抗体,又或接种过疫苗,一样可以感染得病。研究显示,接种两剂复必泰疫苗后10至14周,面对Omicron的保护率不足五成,25周(约半年)后的保护率,更降至不足三成半;若打第三针加强剂,两周后保护率可回升至七成半,但仍低于针对Delta的九成。

Omicron较少导致重症死亡,容易令人对新一波疫情掉以轻心,以为染疫亦无大不了,然而由于它传播力惊人,倘若病例一下子大量涌现,即使整体入院率比上几波疫情为低,仍然足以令医疗系统“爆煲”,引发公共卫生灾难。世卫认为Omicron危险度被低估,原因亦在于此。英国一项研究,以去年冬季疫情高峰期住院情况为基线,评估Omicron疫情下英国医疗系统面对的住院压力,最乐观情况是只及去年一半,最坏情况是需要住院人数,比去年高峰期多一倍。Omicron的特性,意味防止医疗爆煲将是各国应付此波疫情首务,英国政府应专家建议,紧急收紧防疫措施,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避免住院人数超过去冬高峰。

英国辣招谷针抗疫

港应引入疫苗护照

香港与内地抗疫,厉行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日前天津与广州相继发现内地首宗及第二宗境外输入病例,未有迹象显示病毒进入社区,香港累计录得9宗输入个案,同样亦能及时拦截。全球Omicron疫情尚未进入高峰,未来数周外防输入压力有增无减,香港必须继续从严把关。外国一些专家认为,Omicron重症死亡个案较少,除了因为基因变异,亦因为新冠疫情持续多时,很多人已经打过针或曾经染疫,身体多少有些抗体,即使中招也不致病重,倘若Omicron出现在一些打针率不够高、之前亦未广泛爆疫的地区,无法肯定重症率及死亡率会否显著上升。目前香港疫苗接种率只有七成,免疫保护不足,必须加紧谷针;与此同时,官方亦要及早筹谋,扩大第三针接种计划。

特区政府表示,目前本港累计打了26万剂“第三针”,打针者只限优先群组。Omicron在欧美等地极速扩散,部分国家决定将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的相隔时间,由半年缩短至5个月,某程度是救急措施,以香港目前情况,未必需要跟随,然而让所有已接种市民打第三针,乃是大势所趋,事不宜迟。政府有意下月初扩大第三针计划,必须及早做好配套准备和宣传,确保计划顺利推展。英国引入疫苗通行证,还将接种第三针纳入通行证中“完成接种疫苗”的定义,突显英国官方谷针决心,香港亦应下定决心,加快推动“疫苗护照”,不能议而不决,一味纸上谈兵。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